8 月,连玉米期价冲高回落, C1101 开盘1939 元/吨、最高2006 元/吨、最低1936 元/吨、收盘1966 元/吨,较上月上涨36,成交量较上月大减72.94 万至31.56 万手,持仓减少6.2 万至16.84 万手。而C1105 开盘1973 元/吨、最高2052 元/吨、最低1970 元/吨、收盘2016 元/吨,较上月上涨49 元/吨,成交量放大至上月的近6 倍,达到197.03 万手,持仓亦相应增加近3 倍至22.58 万手,显然,连玉米的主战场已由C1101 转移至C1105 合约。 技术形态上看,C1105 分别于8 月18 日、8 月30 日以逼平连玉米历史高位的2052 元/吨与2051 元/吨造就“双头”大幅回落调整态势的雏形,技术上推算,期价有大幅回落至1950元/吨一线的可能,笔者当然并不排斥这种技术推断,但依据当前市场形势分析,未来9 月出现这种大幅回落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倒是继续保持高位区间震荡的可能性更大些。预期C1105 合约9 月波动区间约为1980——2050 元/吨。 一、8 月连玉米冲高回落原因浅析 笔者上月曾以《需求恢复将撬动玉米最后的涨势》为题做出月报,预期连玉米“至新作收获前存在突破合约高点、甚至刷新历史高点(2052 元/吨)的可能。”8 月,连玉米主力合约C1105 逼平历史高位后回落,大致验证了笔者的判断。在此期间,CBOT 玉米期价持续上涨,9 月更成突破上行态势(见图2),而C1105 两度冲高回落,暂成“双顶”雏形,显然,除了供求因素与国际市场的影响之外,连玉米回落另有原因,笔者认为:连玉米期价自历史高位回落主要受到新作丰产的预期及政策强力调控的影响: 关于新作玉米丰产的预期,笔者在近期为吉粮所做的报告中已经谈及,“一是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新作丰产在望。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0 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056 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 万公顷或0.3%,10 年我国玉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68 亿吨,较上年增加400 万吨或2.5%。虽然今年5 月东北产区玉米播种推迟,但后期生长状况良好,近期丰沛的降水使得玉米生长告别了常年不断的干旱,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如果后期没有特别大的自然灾害,笔者认为,上述目标有望实现。”因而对处于历史高位的连玉米价格形成短期抑制并不奇怪。 二是政策调控力度加大,限制玉米涨幅。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多种措施对囤积、炒作农产品的市场行为进行打击,不管是“蒜你狠”、还是“豆你玩”的恶意囤积、炒作行为均得到了有效限制。为实现国内抑制通胀、宏观调控的目标,作为国内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的玉米价格亦必将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8 月17 日与20 日,国家临储(含中央储备)玉米曾进行过“一周两拍”,17 日由此前百万吨减少至不足40 万吨的拍卖量是否是引发18 日逼平历史高点直接诱因不得而知,但在恢复百万吨拍卖量的情况下价格回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换言之,8 月连玉米期价的回落有着明显的政策调控的痕迹,不难理解,期价回落便于临时收储价格的出台,更利于国储补库。 二、影响未来玉米行情的主要因素 进入9 月来的三个交易日中,CBOT 玉米上涨25 美分/蒲式耳,其中周五(9 月3 日)单日上涨18.25 美分/蒲式耳报收于23 个月以来的高点466.25 美分/蒲式耳,长期技术形态上看,期价已成功填补08 年10 月金融危机暴发后的下跌跳空缺口(约448——453 美分/蒲式耳)并跃上长期盘整平台,形成突破上行态势,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然,除了国际市场的影响提振之外,国内玉米将更多地受到供求及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笔者之所以认为未来9 月连玉米将维持高位区间震荡态势,亦正是基于对以上主要因素的分析: 从供应角度看,未来9 月玉米供求仍显紧张,虽然南方、包括关内某些省份将有早熟玉米开始上市,但包括黄淮海地区形成大量供应尚待时日,而笔者近日从山东部分间作套种的少量早熟玉米生长情况看,8 月中、下旬来的持续降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授粉,玉米棒的上部成熟度有较大欠缺,单产水平虽基本可以断定高于上年,但未必能象预期一样、甚至超过08 年。这大约也是近日虽期价回落,但笔者跟踪调查的山东聊城某粮站玉米收购价格却由8 月下旬的1960——1980 元/吨首次站上2000 元/吨整数关口的原因。 从需求角度看,据第一食品网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消息,“由于新兴国家需求强劲、加之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出口国产量下滑,全球肉价已触及20 年来的高点,从而加剧了有关食品通胀正在抬头的担忧。8 月份肉价指数升至自199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过去一年内,已累计上涨16%。”得益于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国内生猪、禽蛋价格三季度以来全面上扬,两节临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期9 月的养殖业将继续保持升势。饲料需求一直占我国玉米总需求的70%左右,饲养行业的全面恢复无疑将大大增加国内的玉米需求,从而加剧玉米供应紧张,而从玉米深加工企业看,今年以来持续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或许在主产区拍卖价格走低过程中,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成交价格的基本稳定能够显示其需求的旺盛。 从政策角度看,在小麦、水稻托市收购均已启动的市场形势下,启动玉米临时收储是必然的,就价格而言,虽然一次性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小麦、水稻均较上年提高60元/吨的市场形势下,本年度新作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价格的提高也基本可以肯定,而此前动用的国储需要补库,临时收储亦需增加。在国际市场已经启动、价格步步走高的前提下新作玉米价格将难以出现明显下跌,此外,农户的惜售及相关品种比价关系亦将限制连玉米期价的调整幅度。 三、分析结论及操作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因新作丰产预期及政策强力调控而致的连玉米二次回落幅度有限,甚至不排除其已然结束的可能,新作玉米大量收获之前的9 月,在国际市场及国内现货强势的影响之下,连玉米将继续维持高位,但受政府控制通胀预期的总体目标限制,继续大幅突破历史高点的可能性亦不大,建议投资者保持区间震荡思路操作,如果当年收成(尤其是东北产区)超出预期,其季节性低点出现于四季度的可能性大,预期C1105 合约低点约在1930——1950 元/吨一线,但总体仍将保持强势运行。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
GMT+8, 2023-10-5 00:34 , Processed in 0.0239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