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是否应该缩短干奶期的同时,还有许多学者研究干奶前后期使用同一种日粮,是否比传统的前后期分开的方式效益更好。这里所指的前后期通用的日粮通常是指—— 以玉米青贮为主要粗料来源(占日粮干物质的50%) 日粮干物质的20%来自于诸如棉籽壳、大豆皮和玉米芯等非饲草纤维来源 其余部分为玉米、豆粕、酒糟、糖蜜、维生素、矿物质等原料 关键在于这种日粮使用了大量非饲草纤维来源的原料,并且是用它们替代饲草部分,而不是替代玉米、豆粕等能量、蛋白原料。 许多试验已证明,与传统的干奶期日粮(70%的干物质来自于饲草来源粗料)相比,这种日粮能够显著提高产前采食量,并对提高产后采食量、健康水平和泌乳性能也有帮助。如Ordway(2002)的研究显示,产前4周干物质采食量平均增加3.72kg,并且未出现体况增加过多的现象;Varga(2004)给整个干奶期奶牛饲喂含35%干物质的非饲草纤维来源的日粮,产后5周泌乳量平均增加2.95kg,代谢性疾病发生率也很低。另外,Pickett(2004)研究显示,采食这种日粮的奶牛,产前采食量降低较少,产后采食量增加较多。 因此,干奶前后期单一使用这种日粮的优点在于: 干奶期日粮结构稳定,有利于奶牛的过渡适应 在该日粮中可以配入许多泌乳期日粮使用的饲料原料,也可配置成与泌乳期最后采食的那种日粮相近的日粮。让奶牛有更长时期采食高营养浓度的饲粮,利于产后过渡到泌乳期日粮 有较多的营养浓度满足胎儿和乳腺生长的需要,产犊前采食量下降幅度小 让奶牛更容易为泌乳期做好准备,并有较多的体内贮存,降低产后体况损失 减少转群次数 降低劳动量,便于饲喂 早期和后期干奶母牛分开饲喂的优点: 干奶前期,可以使用便宜的饲料原料,节省费用。 便于在干奶后期使用较贵的饲料添加剂。 前后期干奶牛可以饲养在不同的牛舍内。 不必过分关注干奶早期牛群的采食量。 不同的饲草质量和来源对于干奶母牛分两群饲喂更为有利。 不论哪种饲喂方案,至关重要的是日粮变化不能过于剧烈。新产牛日粮营养水平应介于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日粮之间。产前日粮与泌乳早期日粮的营养梯度不应大于15%(Cbandler,1995)。例如产前日粮的能量为NEL1.54兆卡/kg DM,干奶期日粮应在1.54至1.58兆卡/kg DM左右,粗蛋白质范围在14-15%。非饲草碳水化合物(NFC)30%~35%,中性洗涤纤维(NDF)>32%。 编译自 Feeding Strategies for Transitioning Cows into Lactation,作者Gabriella A. Varga 2004 Penn State Dairy Cattle Nutrition Work 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