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祖先相比,现在的高产量奶牛对营养的需求高得多。几百年前,奶牛所产的奶刚好够喂养幼崽,也就是说每天产奶量最多为2到10升。现在每头奶牛一天产60千克的牛奶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这个产量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是惊人地高。如此高的产量因此与对营养的高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个对比,在分娩前,幼崽所需能量大概占母牛净能量摄入的20%,而牛奶合成则占到母牛净能量摄入的80%。 众所周知,现代乳品生产的一个现象是在泌乳初期往往出现新陈代谢紊乱的情况。在新的泌乳期的前几个星期,高产奶牛经常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这时奶牛产出大量牛奶,而由于摄入能量不足,它很难支撑本身对能量的需求(见图3)。 图3 泌乳期间奶牛的产奶量,净摄入能量和净能量差(节选自Bauan和Currie的《乳品工业科学期刊》第63期,1980)
由于大量牛奶产出,母牛要开始动用它身体内储备的能量。从进化的角度来讲,动物的新陈代谢受短期能量负平衡的影响从合成代谢(储备能量)转向分解代谢(分解体内能量)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由于奶牛的产奶量在泌乳早期时远远高于它本来的产能,因此在泌乳期如何做到成功饲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图4 头胎牛前250天的产奶量()与体重在90到325千克时(图A),和体重在325千克以上至分娩前三个月时(图B)生长速度(克/天)的关系,节选自Foldager& Sejrsen, In Mjolkkor 1989. 由Anderson等人编辑,斯德哥尔摩)
那么,反刍动物的消化道有什么特点呢?之前我们提到反刍动物的特别之处就是它们对纤维有很强的消化能力。消化过程发生在瘤胃中,多种不同的细菌和微生物帮助消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被消化而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如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这些物质大部分由瘤胃黏膜吸收。在瘤胃中20%到80%蛋白质降解成细菌蛋白,而剩下的不被降解的80%到20 %则和这些细菌性蛋白在皱胃和肠道中消化。通常奶牛的饲料中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它们被消化后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则进入其他胃中,经过肠道的不同部位将不同的成分予以吸收。奶牛的瘤胃,网胃和瓣胃相当于肠道之前的发酵房。我们的脑海里应该有这么一个常识:当我们给奶牛喂食的时候,首先喂的是它们胃中的微生物,其产物反过来再被奶牛利用(见图5)。 一头高产奶牛要消耗多少饲料?奶牛消耗的饲料量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奶牛本身以及环境因素。通常,奶牛的食欲由荷尔蒙和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瘤胃酸来调控的。人们通过观察已经了解到肥胖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另外,泌乳期不同的阶段,产奶量,饲料成分以及喂养频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体重为600千克,日产奶量约为50千克的奶牛通常每天需要消耗25千克的干物质,换句话说,高产奶牛每天消耗的干物质至少是其体重的4%。每天饮水量约为每千克干物质需要3.5到5.5升水。 |
GMT+8, 2023-12-4 11:56 , Processed in 0.01851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