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国内玉米市场购销已基本恢复,但北方多数农民对玉米的销售仍持观望态度,其中东北地区的表现尤为凸出,加上近期东北再遭降雪侵袭,玉米上市量更是大幅萎缩,导致市场收购难度明显增加,进而推动东北乃至全国玉米整体价格水平的抬升,尤其是质量相对较好的玉米更是难觅踪影。 一、农民惜售、天气影响以及多元化争收共同推动东北玉米市场强势运行 由于东北农民节后对玉米后市价格的期望进一步抬升,惜售心理较此前有增无减,加上受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的影响,当地玉米上市量持续下降,且市场上深加工企业、中字头企业和部分贸易商也呈明显的多元化竞争局面,因而推动了近一周内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的不断走强。 截至目前,吉林省内的多数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相继对收购价格进行了上调,且均超过节前未降价时的水平,但就近几日的收购量来看,仍不甚理想。与此同时,在东北港口市场,由于中字头企业可享受政策,因而不断提价争收,其中锦州港内15%水分的玉米收购价格已涨至1835元/吨,而平舱报价最高也已触及1900元/吨的关口。考虑到目前东北玉米整体供应水平有限且农民惜售心理强烈,加上政策支撑效应仍较强,因此短期内价格仍有望继续走强。 二、采购主体已有入市探底的意愿,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有所反弹 春节过后不久,河北、山东等地区就曾出现两次较大的降雪,当地农民售粮活动因此停滞,从而延缓了玉米价格的回落。此后,随着关内地区天气转好以及气温逐渐回升,对农民玉米的储存安全构成了威胁,加上部分农民急于变现购买农资等用品,因此部分地区玉米上市量有所增加,同时华北黄淮地区的用粮企业由于自身节后仍有一部分库存,因此对玉米的采购积极性也并不高,以致此前一段时间关内产区玉米价格小幅回落。不过,受近期东北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提振,华北一些大型贸易和加工企业已有入市寻底收购的意愿,并因此推动了市场价格的反弹。预计关内产区玉米市场近期或将呈振荡趋升的态势,但价格波动幅度相对有限。 三、到货不足以及产区采购成本抬升推动南方玉米市场水涨船高 截至目前,广东港口优质玉米最高报价已达2025元/吨,实际成交价也涨至2000元/吨,较前日再涨20元/吨,其中蛇口港内集中成交价在 1980-1990元/吨。近一周来广东港内玉米到货量减少且货源集中在少数中字头企业手中,从而构成价格不断上涨的基础。 在销区市场上,虽然多数饲料企业仍未出现集中大批量的采购现象,但在东北地区货源组织难度增加以及发货成本不断抬升的影响下,销区玉米整体价格水平也有所提升,涨幅一般在20-40元/吨。 综上所述,目前东北玉米市场的表现与此前的预测基本吻合,在当地价格的引导下,国内玉米整体价格水平开始稳步抬升。虽然东北地区的天气在后期将会得到改善。玉米收购难度可能因此有所下降,且销区价格的不断上涨也会刺激产区的发货积极性,但考虑到本年度东北玉米减产且质量下降明显,同时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对玉米的销售理念已有明显转变,持粮待涨的态度坚决。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玉米价格仍有望进一步上行,且质量价差分化的特征也将在后期更为凸出。 摘自: 中国农业信息网 |
GMT+8, 2023-10-4 15:10 , Processed in 0.0229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