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桂瑛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毛华明 云南省肉牛与牧草研究中心/文际坤 摘 要 选用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饲喂5种含不同加工处理(粉碎、粉碎蒸汽、干碾压、湿碾压、蒸汽压片)玉米的日粮,在精粗比为50︰50的条件下,采用3×5不完全拉丁方设计,测定5种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质、蛋白质、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以研究不同处理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组处理玉米日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日粮组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和粗蛋白(CP)全消化道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全消化道淀粉消化率各处理玉米日粮组间存在差异,蒸汽压片与粉碎蒸汽玉米日粮组显著高于干碾压与湿碾压玉米日粮组(P<0.05),而与粉碎玉米日粮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在5组处理玉米日粮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玉米;加工处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资助(云计科技2002NG03)。 玉米是反刍动物常用的能量饲料。玉米中淀粉占72%~74%,其中大约有70%的淀粉在瘤胃中发酵,淀粉被瘤胃微生物发酵成挥发性脂肪酸,剩余部分到达小肠,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源。加工处理可以改变玉米在消化道中的消化位点和消化比例,从而提高其消化率。然而也有研究表明玉米加工处理对其养分消化率没有影响。我国反刍动物生产中对淀粉在反刍动物消化道内的调控研究较少,限制了玉米营养作用的发挥。随着对瘤胃代谢生理认识的不断加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关注[1~4]。本试验以玉米加工处理上有差异的5种日粮为对象,釆用云南黄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旨在探讨加工处理对玉米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这对提高玉米的利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饲料加工和营养物质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玉米的加工处理 粉碎玉米:用锤片式粉碎机,调整筛孔至粉碎玉米通过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试验前统一驱虫、健胃,稻草用揉草机揉碎,其余饲料直接饲喂。日粮每天分为均等两份分别于8:00和16:00饲喂,先粗后精,自由饮水。 试验日粮 按 表1 精料配方(%) |
GMT+8, 2023-10-4 15:23 , Processed in 0.0253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