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挤奶程序;散放式牛舍;挤奶设备 Three key approaches to improve raw milk hygiene Tian Li (Dalian Dairy Industry Administration Office, Dalian 116021, P.R.China) Abstract: The way to improve raw milk hygiene is in the farms. However, most dairy farmers don’t realize that three key areas are the essential ways to produce quality raw milk. These areasare the proper milking procedures, maintenance of a clean,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nd proper maintenance and clean of milking equipment. Key words: milking routine, free stall housing system, milking equipment 0 引 言 原料奶的卫生指标一直是困扰乳品厂和奶牛场的焦点。影响原料奶卫生指标的污染源主要是挤奶过程、牛乳房及牛舍环境。规范挤奶程序、改进牛舍环境、保证挤奶设备正常与清洁是在奶牛场内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的重要途径。 1 挤奶程序 良好的挤奶技术是指有正确的挤奶程序,产奶量高;奶质卫生指标优良;乳房感染降到最低限。 1.1 挤奶方式 采用手工挤奶或机械挤奶哪一种好,难以定论。如果劳动力比较便宜,或者奶牛乳头比较小,采用手工挤奶较适宜。奶农普遍认为以机械挤奶代替手工挤奶,就可以得到卫生的牛奶。事实上,挤奶方式本身对牛奶卫生质量并无大的影响。如果奶牛乳房清洁,而挤奶机清洗、保养不当的话,手工挤奶反倒更好。性能良好的挤奶机、正确的挤奶习惯对于牛奶的产量和乳房保健都是非常重要的。 1.2 挤奶步骤 1.2.1 用具及手的准备 在挤奶前,挤奶所需的全部用具均是洗净、消毒过的,集中在一处备用;双手完全消毒或配戴光滑的胶皮手套,在每头牛挤奶前、后用消毒液浸泡手套。 1.2.2 乳房准备 1.2.2.1清洗乳房 如果牛体不干净,尤其是手工挤奶前,先用流水(用一根小水径软管或喷壶)以手直接清洗乳房;杜绝用一桶水、一块布擦洗一群牛的做法。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头。如果牛体比较清洁,采用机械挤奶,可用一次性纸巾干洗,省时又可避免疾病传播; 1.2.2.2检查 检查各乳区最初三把奶是否正常,判断有无乳房炎发生,之后弃掉。同时检查乳房、乳头有无肿胀、受伤等。 1.2.3 开始挤奶 60秒内开始挤奶。手工挤奶先挤前乳区,待前乳区快完奶时,开始挤后乳区;之后再挤前乳区,后挤后乳区。机器挤奶在套上挤奶杯即开始,注意调整奶杯位置防止吸入空气。 1.2.4 挤干牛奶 挤干牛奶,但不要过度挤奶。机器挤奶时,除去乳杯;注意先关掉真空,后移开乳杯。 1.2.5 乳头药浴 用洗必太(0.5—1%),碘伏(0.5—1%有效碘)和次氯酸盐(4%)除去乳头末端的残奶,防止细菌感染。 1.2.6 清洗所有挤奶用具 1.3 挤奶次数 奶业发达国家一般每天挤两次奶,而我国由于劳动力便宜一天挤三次奶。已经证明,每天由挤奶两次改为三次时,产奶量平均增加20%左右。实际上,挤奶次数应依据泌乳量而定,当日均产奶量低于20Kg时,可挤两次奶;日均产奶20—30Kg时,挤三次奶,可降低劳动成本,减少牛奶受污染的机会。 旅顺有一农户李广胜,养牛八年,现有34头牛,经产牛有22头,平均日产奶22.5公斤。他的牛场有3名工作人员,他和另外2名雇工。采用阿法拉伐提桶式挤奶机,以每日两次挤奶代替三次挤奶已近两年时间。他的经验表明,减少挤奶次数,产奶量平均减少了6—8%,但是牛场劳动负荷减轻,奶牛的乳头磨损减少,乳房炎减少,奶牛的预期寿命将因此延长1—2年。两项相抵,此农户认为两次挤奶还是利多,要继续做下去。 2 牛体及牛舍环境 2.1 散放式牛舍 给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牛舍,是生产优秀原料奶的前提。目前我国较普遍的奶牛饲养方式是半拴系,牛舍中挤奶、喂料均在水泥地面的同一室内,大概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拴系挤奶和喂料时。其他时间放入泥地面的运动场,因为没有特定的休息区,奶牛运动后,就地休息。如果运动场上的牛粪、便排除不及时(特别是夜间、雨雪天),奶牛只躺、卧在泥泞、有粪便的地面上,牛体的后部、腹部和乳房上就会沾满牛粪,甚至牛乳头、乳房浸泡在粪尿中,致使牛乳房炎发病率很高、甚至瞎奶,并且肮脏的牛体给清洁带来很大的麻烦,牛奶的卫生指标很难改善。 实行散放式牛舍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牛舍卫生,牛体干净;二是奶牛舒适。奶牛可随意在干净、舒适的牛床上休息,除了补精料外,不拴系,奶牛可以自由活动。 散放式牛舍通常设带篷、敞开式休息区(自由牛床),露天运动区(四周设粗饲料糟和饮水槽),进出口处设消毒池的室内挤奶区(挤奶时补喂精饲料)。休息区与运动区分离开,使奶牛因采食不得不经常活动。休息区内用栏杆将每个牛床分隔开,依据牛体大小设定每个牛床长约2.30米,宽约1.20米;隔栏长约2.00米,高约1.10米。牛头端上部设置活动颈杆,用以调整牛体站、卧位置,确保奶牛把粪便排到牛床外并及时清除牛粪。牛床上铺锯末、刨花等,并注意经常更换,保持清洁、干燥。 2.2 剪毛及剪尾 经常修剪乳房、胯部毛及剪尾,以减少牛奶污染。 3 挤奶设备 挤奶设备在维持高水平的乳房健康和牛奶质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定期对挤奶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每次挤奶后,所有与牛奶接触的表面都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此外,挤奶设备的橡胶部分要定期检查,必要时更换。必须防止奶结石和其它沉淀物的形成。 冬季每周至少二次(夏季每天一次)挤奶机应拆卸成件清洗,尤其是挤奶杯和管道的清洗尤其重要。挤奶杯是传播细菌的场所,其内衬由橡胶制成,使用一段时间后便老化,表面布满缝隙。为了防止细菌在缝隙内繁殖,应定期地、在表面能见到裂缝前更新。挤奶后,挤奶机的奶杯和管道内会滞留一层脂肪,易孳生细菌,并传播给其它奶牛或牛奶。 3.1 提桶式挤奶机及奶桶的清洗 3.1.1 挤奶后,立即用清水漂洗所有器皿,除去表面残奶; 3.1.2 拆开挤奶机,将奶杯、内衬、提桶盖、连接管等浸泡于专用洗涤剂中3—5分钟; 3.1.3 最好用热水(70—80℃)加专用洗涤剂清洗,并用毛刷刷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清洗; 3.1.4 再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 3.1.5 将洗净的奶桶、奶罐等器皿倒置于专用支架上,通风干燥; 3.1.6 每周一次清洗真空管路,以防污染、堵塞,方法是用软管吸入清洗剂,从隔离罐底部流出,避免水吸入真空泵。 3.2 管道式挤奶机的清洗 3.2.1 先用清水冲去挤奶桶及管道中的残奶; 3.2.2 每次挤奶后,用70—80℃的热水加碱液及消毒剂循环流动8—10分钟,每周使用70—80℃的热水加酸液清洗一次; 3.2.3 用清水漂洗,冲掉洗涤剂和消毒剂; 3.2.4每周检查挤奶机所有胶垫,必要时更换。 参考文献: [1] Andrew P.Johnson,A Proper Milking:The Key to Quality Milk. [2] 宋大书,《牛舍改革势在必行—散放式牛舍的推广体会》,中欧奶类发展项目--《奶农与咨询》2000.08:4—8 [3] 约翰·普里查德,《生产优质牛奶 奶牛场是关键》,中欧奶类发展项目--《奶农与咨询》1999.12:2—4 |
GMT+8, 2023-9-24 05:52 , Processed in 0.0262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