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的卫生状况是决定乳制品质量的关键。乳制品质量的问题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倍受关注,也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金化市奶业发展迅速,目前存栏奶牛2.9万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5家。通过收奶标准、推行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机器挤奶等措施,金化市的原料奶卫生指标仍旧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控制牛场(舍)、牛体卫生,建立良好挤奶程序,及时冷却原料奶和清洗消毒挤奶设备等技术措施,有效地促进金化奶业的发展。 1 控制牛体及牛场卫生 控制牛体及牛场卫生给奶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牛舍和运载场地是街道优质原料奶的重要措施,也是控制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主要措施。目前,该市很普遍的奶牛饲养方式是拴养,无论是农村散养还是养殖小区集中饲养,也不论是否有无庭园和运动场地,均因怕麻烦,拴养而不放牧,在挤奶、喂料、休息和大小便等过程中,奶牛长期被拴系在一个固定牛床上。这样,牛体的后部、腹部和乳房上砂可避免要沾满牛粪,甚至乳头、乳房浸泡在粪尿中,牛体和牛舍卫生显然难以清洁。这样的环境中,牛奶的卫生指标是很难保证的。同时也会增加奶牛乳房炎、肢蹄病、不孕症、难产等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奶年利用年限,进一步加在原料奶中细菌数和体细胞数,而影响原料奶的卫生指标。所以,奶牛的不规范饲养,牛体和牛场卫生状态差是影响该市原料奶卫生指标的主要根据之一。应加强宣传和管理,提高奶农原料奶质量意识和加强对原料奶细菌数的检测,促使奶农采取措施,改善牛体和牛场卫生。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1 坚持放牧 活动是动物的本性,养殖场(户)应摒弃怕字当头的观念,尽可能做好放牧工作。散养户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庭园放牧,条件不容许时也可异地放牧或拴养;养殖小区可利用原有运动场或新建运动场加以放牧;以后新建奶牛场要考虑到运动场面积利用奶牛放牧,最好建造散放式牛舍,奶牛可自由活动。以上措施,便于牛舍清洗消毒而促进牛舍环境卫生得以改善。散放式牛舍对牛舍卫生、牛体清洁和对奶牛的舒适性更加明显。除了喂精料和挤奶外,奶牛不拴系,可以自由采食青干草、饮水和走动,也右随意在干净、短短的地方休息,这符合奶牛的得天独厚本性。牛舍进出口应设置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液。 1.2 刷拭牛体 部分奶牛场(户)因长时间不放牧、不刷拭牛体,导致牛粪、灰尘和奶牛本身代谢产物积满牛体。应坚持每天刷拭牛体,必要时用清洗,以保持牛体清洁和奶牛舒适。 1.3 驱虫修蹄 蚧螨容易在奶牛尾根部寄生并相互感染,有些奶牛场(户)发病率较高。蚧螨病的发生,会增加牛体污垢。因奶牛长期拴养、牛床不洁,导致奶牛肢蹄病明显增多,影响扣体卫生。应经常检查并定期驱虫和修蹄,及时治疗四肢外科病,使奶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卫生状况。驱虫药可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 1.4 剪毛 经常性修剪乳房和胯部牛毛,减少污物的积累,防止牛毛和污物掉入挤奶桶或挤奶杯中。 2 清洗消毒挤奶设施 应用挤奶机挤奶可有效提高原料奶的卫生指标和降低牛乳房炎的发生,但是,首先要确保挤奶设施性能的正常运转和在严格的清洗消毒条件下进行,否则,也会造成原料奶新的污染。因此,必须按规定对挤奶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每次挤奶后,所有与牛奶接触的表面都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再清洗。夏季每天(冬季每周至少2次)拆洗挤奶机1次。此外,挤奶设备的部分要定期检查,老化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必须防止奶结石和其他常常物的形成。注意清洗用水的卫生安全和消毒药的残留。地表水很有可能不符合卫生要求,使用时应该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消毒药残留也会污染原料奶。 2.1 提权式挤奶机及奶桶的清洗 2.1.1 挤奶后,立即用清水(最好用 2.1.2 拆开挤奶机,将奶杯、内衬、提桶盖、连接管等浸泡于专用洗涤济中3-5分钟,并用毛刷刷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清洗。 2.1.3 再用清水将洗涤济冲洗干净。 2.1.4 将洗净的奶桶、奶罐设施倒置于专用支架上晾干备用。 2.1.5 真空管路要第周清洗一次,以防污染、堵塞,方法是用软管吸入清洗剂,从隔离罐底部流出,避免水吸入真空泵。 2.2 管道式挤奶机的清洗 2.2.1 每次挤奶后先用清水冲去挤奶桶及管道中的残奶,再用 2.2.2 用清水漂洗,冲掉洗涤剂和消毒剂。 2.2.3 每周检查挤奶机所有胶垫,必要是更换。 3 建立良好的挤奶程序 良好的挤奶程序和过硬的挤奶技术可增加奶牛产奶量,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降低奶牛乳房炎感染率。 3.1 选择挤奶方式 要根据劳动力价格、奶牛头数、奶扣乳头口小、挤奶员挤奶水平和牛舍环境结构、当地电压稳定性等综合因素来选择手工挤奶还是挤奶机挤奶。 3.2 规范挤奶程序 3.2.1 用具及手的准备 在挤奶前,挤奶所需的全部用具均应少将并集中一处备用,双手彻底消毒清洗。 3.2.2 乳房的准备 1) 清洗乳房 杜绝“用一桶水、一块布擦洗一群牛”的做法。如果牛体不干净,尤其是手工挤奶,可先用软水管直接清洗乳房,然后按照“一牛一毛巾”的原则或使用 一次性纸巾擦干乳房。如果牛体比较清洁,采用机械挤奶,可有一次性纸巾擦干,省时又可避免疾病传播;充分按摩乳房,使之乳胀进入泌乳状态。 2) 检查乳房 检查各乳区最初三把奶是否正常,判断有无乳房炎发生,之后集中无害化处理。同进检查乳房、乳头有无肿胀、受损等异常情况。 3.2.5 清洗所有挤奶用具,晾干备用。 3.3 确定挤奶次数 奶业发达国家一般每天挤两次奶,而我国由于劳动力便宜,有的1天挤3次奶。每天由挤奶2次改为3次时,产量奶可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实际情况中,挤奶次数应依据泌乳量而定,当日均产奶量低于 3.4 确保挤奶员和挤奶时间的稳定。 在一个奶牛场中应确保挤奶员和挤奶时间的相对稳定,挤奶员的更换会对奶年产生不良应激,挤奶时间的改变也会影响奶牛的生物钟点而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诱发奶牛乳腺炎和其他疾病而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 4 冷却原料奶 牛奶本身系病原体良好的培养基。原料奶中一般情况下存在一定量的病原体,在温度适宜时(尤其在高温季节)易快速繁殖,分解牛奶中营养物质并产生代谢物,使牛奶中营养物质发生变化,酸度增加或腐败。所以,原料奶被挤出后应迅速冷却,并做到较低温度。可利用当地天然冷水及时冷却并浸湿麻袋覆盖贮奶灌直接相连,在收奶点配置冷却灌等制冷措施。 5 建立奶牛疾病防制体系 奶牛的健康是生产优质卫生原料奶的基础。奶牛发病后尤其是患乳房炎后,原料奶中药物残留、病原体、体细胞数会增加,使该奶牛所产原料奶质量下降,并使与之混合的其他原料奶卫生指标也受影响,所以,必须建立奶牛疾病防制体系。牛体和牛场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多种病原体。奶牛是否感染与发病,主要了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与奶牛机体物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低抗力的对比,只有当机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抵抗体相对较弱时才引起感染发病。所以,防制奶牛疾病的核心是如何有效降低牛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提高奶牛机体的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抵抗力。 5.1 做好疫苗注射工作 正确注射疫苗使奶牛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可有效保护奶牛免受相应病原体侵染。奶牛乳房炎往往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但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据报道,注射国产奶牛乳房炎疫苗有效率为70.8%,这样会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原料奶质量,减少乳房炎治疗费用,所以,要大力推行乳房炎疫苗的防疫工作;同时也要抓好奶牛其他疫病的注射工作。 5.2 抓好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 提高良好的饲养环境,供给全混合日粮和清洁饮水,确保奶牛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处于正常状态。 5.3 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抓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体的传入和繁殖。进出牛场(舍)要消毒,闲杂人员杜绝入内。牛场、牛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舍,禁养奶牛以外的任何动物,定期灭蚊蝇、老鼠。 5.4 及时正确治疗疾病 加强疾病检查和定期监测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结核病、奶牛布氏杆菌病等疾病,并及时做好治疗工作,以保持牛群处于良好健康状态。疾病治疗期间及停药期一定时间内应注意将原料奶单独处理,并注意病牛的隔离和消毒,以保证牛奶的安全。奶牛隐性乳房炎因没有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乳汁变化易被忽视,但其卫生指标和质量已发生明显变化并会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另外,干奶时和临产前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监测和防制工作十分重要,治疗效果和治疗价值也明显好于泌乳期。 6 注意奶牛日粮和饮水的安全问题同样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奶牛代谢而影响原料奶的卫生指标,也应引起注意。 |
GMT+8, 2023-10-4 14:16 , Processed in 0.0245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