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昆山向阳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慧亭 □本报记者 杜芳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养牛”。 昆山向阳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慧亭这样总结目前养殖者的现状。的确,在整个乳品行业都处于微利的情况下,养殖业的利润也不容乐观。 宋慧亭说:“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让每个经营者都赚钱,有30%的人在赔钱是很正常的,经营牧场也不例外。” 那么在养殖行业很难经营的情况下,究竟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提高牧场的盈利水平呢?对此,宋慧亭根据自己多年的牧场经营经验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时报》:请您具体分析一下影响牧场盈利的因素有哪些? 宋慧亭:影响牧场盈利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单产水平。单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牧场的销售收入。而在销售收入的支出中,饲料成本占很大一部分。如果饲料成本超过销售收入的50%,牧场的收入将不够理想,如果饲料成本超过销售收入的60%,牧场将不再赚钱或是亏损。我曾经仔细计算过,销售收入除去固定费用以及饲料成本,按目前上海市的原奶收购价格3.3元/公斤计算,年产量为7.5吨的,可以有2780元的盈利。而年产量为6.5吨的,则有1125元的盈利。 二是乳成分。上海原奶收购价格的定价机制与全国有所不同,一直是由上海市政府物价部门下设的成本调查队,选取10个样本牧场,根据饲料价格波动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奶业行业协会、奶农代表和乳品企业代表一起共同协商定价。同时,实行按质论价。以现行的上海的原奶标准价3.3元/公斤(乳脂3.10%、乳蛋白2.95%)计算,如果乳脂和乳蛋白各提高20%,年产量为7.5吨的,一年可以增加1637元的收入。 三是牛只使用年限。牛只更新费用是牧场的第二大可变成本。通常规模牧场的更新率在25%——28%,平均胎次在2.8——3.0胎,这样每100头成母牛每年需要补充近30头的后备牛,通过运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把平均胎次提高到3.5胎,那么每100头成母牛将减少补充4头后备牛,1000头成母牛规模的牧场每年可减少后备牛培育费用45万元。 四是劳动生产率。这是我们国内目前做的最差的,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牧场还得需要很多员工去养牛,劳动效率非常低。目前,国内栓系饲养工艺人均养牛12头,而国外先进的饲养工艺是人均养牛100头,我们通过技术改造把人均养牛提高到35头,那么1000头成母牛规模的牧场每年可减少员工工资性开支137.5万元。三鹿事件后,全国各省市大的乳品企业都在建立大、中型牧场,如果新建牧场的效率很高,而我们的效率还很低的话,这对牧场的盈利是有很大压力的。 五是投资成本。我认为以项目可行性分析为依据,如果投资一个牧场预计10年里不能收回投资成本,那么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没有理由投资的。 《时报》:您认为提高牧场盈利水平关键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宋慧亭:我认为,牧场经营要保持盈利,牛群需持续高产,理想的目标是每头牛每年产奶量达到9000公斤以上,而且为优质牛奶,乳脂高于3.6% 乳蛋白高于3.2% 体细胞数不高于30万,卫生安全指标符合要求。在牛只使用年限方面,的平均胎次提高到3.5以上。同时,牧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人均养牛达到30头以上。 《时报》:在整个乳品行业微利的情况下,更多的牧场经营者更关注如何才能使牧场盈利,那么根据您多年的牧场经营经验,请您谈一下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牧场的盈利水平? 宋慧亭:在养殖中,育种占40%,营养占20%。因此,要想提高牧场的盈利水平,首先要依靠技术进行育种改良,不断改善牛群的繁殖能力。用育种改良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最经济的,其重要性无可替代。当然,育种改良不能脱离地区的气候和粗饲料资源环境。目前,除了对生产性能改良以外,现在对功能性性状的改良已备受关注。另外,育种改良更要满足养牛人对期望的实现。比如,牛的背部比较凹,口部比较短等,都要进行逐步改良,不能寄希望于一次完成,一定要有期望,没有期望就永远没有进步。而且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永远做不到。当然,杂交也有自己的优势。荷斯坦是产奶量最高的乳用品种,但是乳成分不高和抗病性较差。目前,以色列养殖者通过用其他品种与荷斯坦杂交的技术手段来改善的乳成分及抗病性。 饲养不但要看的奶量、奶质,还要看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利用程度。要使充分发挥高产性能,关键要供给充足的营养。首先要采购和制作优良的粗饲料。一定要注重粗、精饲料的搭配平衡。对于我们经常喂牛的玉米秸秆,美国只喂秸秆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则被当作燃料使用。其次,要全天候敞开饲喂TMR日粮,栓系饲养也要尽量避免空糟,草类自由采食,运动场要有足够的饮水和采食长度。 而对于牧场的管理,不能光凭经验,更不能靠行政命令,要实施在线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牛群发生的问题,对营养方案和管理质量及时作出评判,把结果考核和过程控制结合起来。我们在以色列考察时发现,牧场在挤奶台配置的“魔盒”可以在每批挤奶后离开挤奶台时在电脑上立即显示每头当次产量、乳脂、乳蛋白、体细胞、尿素氮、乳房有无感染、发情等信息,这样牧场主就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方案,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外,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成本,牧场就是牧场,不要把牧场建设成写字楼,牧场也不可能是公园,必须要注重实用性,体现以牛为本,经济合理,突出效率优先。另外,在牧场设备的选择上,要考虑性能第一,同时价格也要合适。 养牛虽然是传统产业,但同样在不断地经历着技术革命。如果牧场具备了散栏饲养、TMR饲喂、上台挤奶、自动清粪、在线信息化管理这些技术,就已经具备了非常先进的生产工艺,而正是这些先进的生产工艺将会为牧场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 《时报》:在提高单产水平中,改善舒适度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方面您有何好的建议? 宋慧亭:改善的居住舒适度和环境不但能够明显提高产奶量还能令更加健康,因此必须重视的舒适度管理。舒适度管理要尽可能的符合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首先,在牛舍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借鉴以色列的经验,大跨度、高檐口钢结构建筑,牛棚舍内地势均要高于舍外道路,无卧栏牛舍牛均面积25平方米;有卧栏牛舍牛均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尽量给宽敞的运动空间减少被迫运动。另外,挤奶亭的建设位置要以牛最短的行走距离为原则,如果太远,牛走得累了,会直接影响到产奶量。 其次,要注意防暑降温。在内蒙古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并不多,上海几乎从6月1日开始到9月中旬,每天的平均温度都在30℃以上。而生产的适宜温度是8℃——16℃,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就会导致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 以色列大多数牧场在牛舍饲喂栏上方都安装了接力风机,间距7——8米,也有牧场安装的是少量的大风力风扇。在待挤厅内,牧场会安装风机(水平平行位置),高压喷淋。夏季一天喷淋6次,其他季节高于30℃的气温一天喷淋3次(都在挤奶厅内实施)。 另外,要在牛床上铺橡胶垫,并保持足够干燥的垫料。垫料的原则是再多都不多,美国牛舍的垫料厚得都可以睡人。在以色列,牧场常用干牛粪作为无卧栏牛舍的垫料,但每三天对运动场犁一遍,以利加快蒸发速度,保持干燥,避免微生物产生。同时,在待挤厅铺设橡胶垫也是必须的。 |
GMT+8, 2023-6-6 05:08 , Processed in 0.0277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