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管理技术集锦 奶牛生产十方
一、怎样选择奶牛? 答:选择奶牛要做到八看。一看头部:头颈长清秀,轮廓优美,明显地表现出细微型。鼻镜宽、眼大隆起,温和而光亮。二看颈部:颈长而薄,与头部及肩部结合良好,两侧有无数的微小皱折。三看胸部:胸宽而深,肋骨弯曲呈圆形,肋间距宽。四看背腰部:背部长,宽而直,与腰连接良好。腰部应平直,两者切不可有凹陷及凸起的现象。五看腹部:中躯应发育良好,腹部粗大,呈圆桶形,不下垂。腹部宽深,表示能容纳大量的饲料,并能充分消化吸收转变为乳汁。六看四肢:四肢坚实有力,肢势端正,无内弧而外弧现象。蹄中等大,呈圆形,蹄面无裂痕。七看乳房部:乳房部是奶牛的最重要部分,乳房呈盆状,乳静脉血管丰富,四个乳头分布匀称。八看毛色毛被,毛色黑白花、片大,黑白界限分明。被毛柔软,从密而富有光泽,皮薄易拉起。皮脂分泌旺盛。 二、饲养奶牛最好的品种是什么? 答:目前饲养的奶牛品种主要是黑白花奶牛(学名称中国荷斯坦牛),在我国已有100年历史,其体貌特征主要是毛色为黑白花。年平均单产水平为6000公斤~7000公斤左右。近年来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优良奶牛品种年平均单产可达10000公斤~12000公斤。 三、奶牛所需主要的饲料都有哪些? 答:奶牛所需的饲料有两大类。一类为粗饲料(因奶牛为反刍动物),粗饲料品种有各类青草、干草、玉米秸秆、玉米秸青贮、东北羊草、优质苜蓿等等,每头成母牛每天喂饲量大约30公斤~35公斤(含青贮料量)。一类为精饲料、玉米、豆粕、麸皮等,每天每头成母牛喂饲量为5~6公斤。 四、怎样制作青(黄)贮饲料? 答:1、制作玉米秸青贮饲料,首先要建造青贮窖。青贮窖的形状一般为方型或长方型,大小视饲养的牛群规模而定,通常每立方米窖可贮存压实的青贮玉米秸500公斤~600公斤。青贮窖最好用石头、砖、水泥建成。 为获得理想的青贮玉米秸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适时收割。一般青刈玉米在腊熟期收割。此时的玉米秸营养成分高,产量高,水分适当,是制作青贮饲料好时机。 (2)及时运输。将收割的玉米秸及时运到青贮窖地点,以防止水分蒸发,叶片失落,造成养分损失。 (3)快装、快封。制作青贮能否做到快打、快装、快封,与青贮饲料的质量关系甚大。要将整株玉米秸用铡草机切成3厘米~5厘米后装窖,要求边装边踩,压得越实越好,当青贮玉米秸原料装到高出窖面1米左右时,在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密封,然后用泥土封盖压实,防止透水漏气。 (4)开窖、使用。青贮玉米秸装窖后40天~60天,即可开窖喂牛。优良的青贮玉米秸饲料呈黄绿色,具有酸味和酒香味,PH为4~4.8。 青贮玉米秸饲料的优点是:①营养损失少;②适口性好;③保持青鲜状态;④保存期长。在冬季青贮玉米秸是泌乳牛、怀孕牛和犊牛的优质饲料。 2、玉米秸青贮方法:秋天玉米穗收获后,将干玉米秸秆铡碎,按每百公斤,加50公斤水,加2公斤优质尿素(尿素加在水中更好)参照青贮程序操作,在青贮窖中贮至40天后,可取出喂牛。 五、奶牛怎样选种选配? 答:奶牛一般在12个月龄左右进入初情期,但最佳配种时间多为14~17个月龄,体重在355公斤~400公斤之间。配种方法多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畜牧技术人员购入良种冷冻精液细管或颗粒,一般为—196℃保存。现场用解冻液稀释后给发情母牛人工授精。配种后应观察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妊娠检查,确定是否受孕。 六、怎样给分娩牛助产? 答:接产前做好接产准备,牛舍要保持安静,把牛舍门、窗关好,冬季要求舍内保暖,为使接产方便,母牛卧地时不要靠墙角。要准备好碘酒、消毒剪刀、干净沙布和温水。分娩正常的母牛阵缩、努责30分钟~40分钟可产生产犊,不必人工助产。如阵缩时间长、阵缩力弱、胎儿产出困难时,要用手轻轻地顺势把犊牛拉出。胎儿产出后如胎衣不破,应立即用手撕破,以免牛犊憋死。犊牛娩出后首先把牛犊口腔、鼻腔的胎儿粘液清除,便于呼吸,然后用毛巾把牛犊全身擦干,脐带往往自行扯断,如脐带断处不断出血可涂些碘酊消毒。再把牛蹄底软蹄剥掉,以便站立。然后把犊牛放入备好的培育栏(舍)里,分娩母牛胎衣在胎儿产出后6小时~7小时即可娩出。 七、怎样培育母犊牛? 答:犊牛出生后要立即与母牛分开,进行人工喂乳,先把手洗净擦干,用食指和中指伸入牛犊嘴里,然后把手和牛犊的嘴放在桶或盆的混合乳中,让牛犊从手指中间吸食牛乳,经几次练习,牛犊就可以自己喝了。 哺喂初乳。因为初乳与常乳不同,它的颜色较黄、乳汁很稠,蛋白质含量特别多,矿物质和维生素A、D含量分别比常乳高2倍~5倍,并含有抗体和酵素,有润肠去胎粪作用。在犊牛生产后40分钟~90分钟就要喂初乳,喂初乳期一般5天~7天。初生后牛犊每天喂5次,每次给量不超过2公斤。牛奶必须新鲜,乳桶要刷洗干净,注意消毒,乳温在30℃左右为宜,定时定量。还要早期饮温开水,从生后5天~6天开始,每天四次,最好温开水与乳温相同,生后1个~2个月,就可让犊牛自由饮用清洁常水。 八、怎样培育育成奶牛? 答:给犊牛断奶要逐渐过渡。犊牛从7个月到产前这一阶段为育成牛,这个阶段要给予充足的优质干草和混合精料。一般对不满1周岁的育成牛混合精饲料的配合比例是:谷物类、糠麸类各占30%,饼类、糟渣类各占20%,矿物质给量按混合精饲料总量的1%,食盐2%。对1岁~2岁育成牛,如冬季有优质干草或夏季有较好的放牧条件时,可喂给精饲料1.5公斤。如草质不好,应给混合精饲料2~3公斤。当育成母牛处于产前3个~4个月时,要增加精饲料给量,转群到成牛舍,妊娠干乳母牛标准饲料进行饲养。对育成牛应尽量放牧饲养,加强运动量,以舍饲为主的,要采取驱赶运动办法,每天2次,每次1小时,其余时间自由运动。在运动场内要增设饮水槽,让其自由饮水。 九、怎样搞好机械挤奶? 答:一般有“鱼骨式”、“管道式”挤奶机系统和单、双桶手推式挤奶机。“鱼骨式”、“管道式”挤奶机系统适合于百头以上较大型奶牛场,这一机器挤奶系统包括电动机、真空泵、真空泵调节器,真空压力表、搏动器、集奶器、奶桶、风冷式贮奶罐等。使用挤奶机方法是,起动电机、带动真空泵,使真空压力表达到350毫米~380毫米水银柱。然后接通挤奶机上的大胶管和真空导管,打开开关,再从较远一侧依次将乳杯套在乳头上,就可以开始挤奶了。搏动器的搏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分钟60次~70次。挤奶结束时先关闭挤奶桶开关,再关闭大胶管上的开关。使用机器挤奶要防止“空挤”。 十、怎样防治奶牛病? 答:㈠加强奶牛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牛病”的方针。每年春、秋两季要对奶牛进行防疫、免疫。同时应进行场内外大消毒,保证做到牛身、牛舍、周围环境、一切用具清洁卫生,加强奶牛卫生保健工作。 ㈡介绍主要牛病防治方法: ⑴乳房炎:常因挤乳技术或停乳不当、乳房和牛床不清洁,细菌从乳孔侵入乳腺而引起。 急性乳房炎的乳房红、肿、热、痛、硬,奶牛不让挤乳、乳量少或停止,乳汁带红、黄色,有絮状物甚至面条状,有时挤出水样乳,一般体温不高。治疗方法:一般向患病乳头内注入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0.5克,蒸馏水25毫升溶解。注意反复挤净乳汁,每天4次~6次有利于痊愈,重症者应及时对症治疗。 ⑵奶牛焦虫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病原为泰勒氏焦虫、巴贝斯焦虫。症状特征,病牛出现血红尿白尿、出现贫血、黄疸、水肿。治疗方法:贝尼尔(血虫净)每瓶1克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做深部肌肉注射。 ⑶子宫内膜炎:常见病牛从阴门中流出淡红色或棕褐色恶臭分泌物,混浊的粘液或脓样粘液,特别在卧地时或发情阶段流出更多。治疗方法:用消毒药(2.2%利凡诺、0.1%新洁尔灭、0.05%呋喃西林)、1%土霉素混悬液500毫升~1000毫升,用皮管注入子宫,每天一次。 ⑷腐蹄病:奶牛蹄子长期浸泡于粪和尿中,运动场低洼泥泞,使蹄壳松软细菌入侵。症状:病牛走路跛行,病肢不敢负重,多卧地,腐烂蹄底疼痛。治疗方法:用福尔马林液洗蹄,修整蹄形,挖去蹄底腐烂组织,用5%碘酊棉球或松节油棉球塞填患部。 |
GMT+8, 2023-12-4 11:15 , Processed in 0.0178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