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疫病监控 布病防控 查看内容

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2010-7-29 00: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31| 评论: 0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生殖器官。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当地某奶牛场,有8头 ...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生殖器官。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当地某奶牛场,有8头奶牛发生流产、死胎及胎衣滞留现象,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6个月至第8个月。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布鲁氏菌病。

1  流行病学?

200312月至20043月,我市某奶牛场,8头奶牛在妊娠的第6至第8个月,发生流产、死胎。其中4头流产奶牛的孕期已至第8个月。流产前几日表现出分娩预兆,阴唇肿大,荐部及肋部下陷,食欲下降,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液。流产牛中有5头出现胎衣滞留,流产后排出污灰色的分泌物,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有的存活但衰弱,不久即死亡。?

2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物。胎水多清朗,但有的混浊,含有脓样絮片。流产奶牛中有5头出现胎衣滞留。?

3微生物诊断?

3.1细菌分离培养?

取流产胎儿胃内容物和奶牛阴道分泌物接种于马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37 ℃培养24 h可见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光滑,隆起呈灰白色,菌落生长少。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呈轻微浑浊,液面无菌膜,时间久后有沉淀。?

3.2涂片镜检?

取纯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或球状杆菌;美蓝染色,菌体呈淡红色的球菌或球状杆菌。?

3.3生化实验?

葡萄糖(+),尿素分解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枸橼酸盐(-),静基质试验(-)MR(-)V-P (-),过氧化氢酶(+)。?

3.4血清学试验?

被检奶牛尾静脉采血,静置后取其血清,用试管凝集法进行布鲁氏菌诊断,结果5头呈强阳性,3头呈阳性。?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微生物学诊断及血清学鉴定等方法,综合分析,确诊其为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牛布鲁氏菌病。?

5  讨论?

5.1该奶牛场自从外地引进了两头奶牛后,开始有该病发生。因此,奶牛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引进。必须引进补充牛群时应严格进行检疫,且对奶牛隔离饲养2个月。同时进行布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奶牛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一经发现,及时淘汰。?

5.2畜群中如发现流产,应及时分析原因,在隔离流产畜牲、消毒环境的同时,应尽快做出诊断。引起奶牛流产、死胎且流产最常发生在第6个月至第8个月。而其他症状并不明显,这是由流产布鲁氏菌引起的典型的牛布鲁氏菌病。若确诊为布鲁氏菌后,应坚决采取措施,消灭布病。?

5.3防治措施首先应做好定期检疫工作,对检出的病牛要及时采取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母牛产犊时,要注意消毒工作,所产出的犊牛,出生后应立即与母牛分开,放在中间站饲养。在4月龄~5月龄和10月龄~12月龄进行两次检疫,均呈阴性反应者,可注射布鲁氏菌疫苗,再送到健康牛群饲养。?

5.4因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人也可受到感染。因此,要预防职业性感染,必须严守防护制度,更要注意公共卫生。

作者简介:王彤光(1972-)男,陕西渭南人,讲师,兽医硕士,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布病疫苗 简介
牛专用布鲁氏杆菌(A19)号菌苗1、分离布鲁氏杆菌,接种反应小。
2、保护期长达6—8年。
3、低剂量皮下注射只需10亿活菌。
4、40余年的生产经验,农业部定点厂正式批准产品。 [详细]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5-29 03:58 , Processed in 0.064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