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病(布鲁菌病)布鲁菌病检测试剂) 该产品的具体详细信息,请参考:上海莫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治布病和结核病相关法规和技术规定有哪些? 答:防治布病、结核病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及《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等。 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结合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我国将动物疫病分为三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我国将布病、结核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答:采取消毒、免疫、检疫、监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多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就是综合防治措施。 答:牲畜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养殖场/户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答: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牲畜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屠宰检疫过程中,要对规定的检疫部位按照屠宰检疫规程进行认真检疫,对检疫合格的胴体加盖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场/厂,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进行疫源追溯。 答:发病牲畜是布病和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会通过粪便、尿、唾液等分泌物不断污染环境、传播疫病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家畜,从而引起疫病扩散。通过对病畜或带菌畜的追踪,及时扑杀病畜,消灭传染源,防止疫源扩散,对两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答:跨省调运种畜时,应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调出地按照规范进行检疫,检疫合格方可调运。到达后须隔离饲养30天以上,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答:出现区域性流行趋势,或者规模养殖场一个月内出现10头以上病例时,要对疫区或发病场采取封锁措施。 答: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疫点内最后一头病畜扑杀或死亡后,经彻底无害化处理,疫区监测30天以上,未出现新的疫情;在当地动物疫控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经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审验合格,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解除封锁后,疫点可以再次饲养牲畜。对疫区内的牲畜一定要用布病疫苗进行紧急免疫。 答:免疫预防是防治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羊型RevI活疫苗、布鲁氏菌19号活疫苗、牛型4~/20灭活疫苗等,国内主要有猪2号疫苗(S2株)、羊5号疫苗(M5株)和牛 答:对布病疫区所有易感畜均要按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进行免疫。规模化养殖场发生布病后要扑杀病畜、阳性畜,同群畜要进行紧急免疫,但免疫的动物一年内不允许调运。 答:预防布鲁氏菌病的疫苗主要有羊种布鲁氏菌M5或M5—90弱毒苗、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 (1)羊种布鲁氏菌M5或M5—90弱毒苗:本品用于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3年。用法用量:皮下注射、滴鼻、气雾法免疫及口服法免疫。牛皮下注射应含250亿个活菌,室内气雾250亿个活菌,室外气雾400亿个活菌。山羊和绵羊皮下注射10亿个活菌,滴鼻10亿个活菌,室内气雾10亿个活菌,室外气雾50亿个活菌,口服250亿个活菌。 (2)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本品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的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羊为3年,牛为2年,猪为1年。本疫苗最适于作口服免疫,亦可作肌肉注射。①口服免疫,山羊和绵羊不论年龄大小,每头一律口服100亿活菌;牛为500亿活菌;猪口服两次,每次200亿活菌,间隔1个月。②注射免疫,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山羊每头注射25亿活菌,绵羊50亿活菌,牛500亿活菌,猪注射2次,每次200亿菌,间隔1个月。 (3)牛19号疫苗:S19,毒力较强,目前只在西北地区使用。具体操作应参照说明书。 答:羊种布鲁氏菌M5或M5—90弱毒苗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3年;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的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羊为3年,牛为2年,猪为1年。 答:在临床应用条件下,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疫苗本身的质量;疫苗储运条件是否合适;被免疫动物的健康状况(如营养状况、疾病情况、其他病原感染情况)和产生免疫的能力(如有无先天或后天的免疫抑制因素);免疫接种的操作是否规范等。 答: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免疫接种时间在配种前1个月~2个月进行较好,妊娠期母畜及种公畜不进行预防接种。 (2)只对3个月~8个月奶牛接种,成年奶牛一般不接种。 (3)本疫苗对人有一定致病力,制苗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或引起过敏反应。 (4)拌水饮服或灌服时,应注意用凉水,若拌入饲料中,应避免用含有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免疫动物在服苗的前后3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饲料。 (5)弱毒疫苗对人有一定的致病力,工作人员大量接触可引起感染,制苗人员应注意消毒和防护。使用疫苗时,也要注意个人防护,用过的用具须煮沸消毒,木槽可以日光消毒。 答:对健康奶牛场一年进行春秋两次监测,对假定健康奶牛场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对种羊场布病一年进行春秋两次监测。” 答:布鲁氏菌、结核杆菌对化学消毒剂抵抗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1)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 (2)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3)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禽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的消毒,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船等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答:养殖场应该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对场地圈舍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 答:主要应做好以下消毒工作: (1)扑杀病畜和阳性畜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场地圈舍必须清洗消毒。 (2)畜舍中的粪便应彻底清除,院子里散落的畜粪应当收集,并作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清理堆积畜粪时应淋水,不得扬起粪尘。 (3)用过的器械、用具都要进行清洗消毒。 (4)用过的个人防护物品如手套、塑料袋和口罩等应集中销毁,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须用去污剂清洗2次,确保干净。将扑杀时穿过的衣服用 答:畜禽场一年定期进行两次灭鼠。 答:农户散养畜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 二是疫区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做好免疫工作。 三是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及时清除畜舍粪便及排泄物。 四是出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最新评论 |
GMT+8, 2023-6-6 04:23 , Processed in 0.0360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