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奶牛育种 繁殖管理 查看内容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

2010-7-29 00: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78| 评论: 0

摘要: 1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1.1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1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

    1.1 饲料营养 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

    1.2 降低热应激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最适温度6-8℃,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甚至更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3 实行产后监控 母牛产后监控是平常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分娩开始至产后60d之内,通过用观察、检测(查)、化验等方法,对产后母牛实施以生殖器为重点,以产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监控,及时处理和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或繁殖障碍,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个体尽早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母牛生殖机能尽快恢复。

    1.4 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主要有慢性子宫炎、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颈炎、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高产奶牛更为普遍。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二是生殖器官疾病,三是繁殖技术失误。主要对策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繁殖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和提高奶牛不孕症防治效果。

    2 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和配种率的技术措施

    2.1 发情检测 发情检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情观察,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检测率。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法、尾部涂漆法(群养)、直肠检查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检测率更高更准确。

    2.2 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 奶牛出现不发情或乏发情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1c1)、三合激素等激素进行催情,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同药物、不同使用剂量与处理方式效果各异。

    3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3.1 采用优质冻精 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除要求所选公牛具有很高的tpi性能指数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确定引进的冻精应在当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引进后冻精也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3.2 输精技术 直肠把握输精是奶牛配种常用的方法,必须严格输精操作技术规程,适时而准确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避免生殖道损伤,是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根本保证。

    3.3 适时配种 奶牛发情后0-6h内输精,受胎率可达到最高,也可通过母牛以下表现判断最佳输精时间:母牛发情开始减弱即由不安转向平静;外阴肿胀开始消失,黏膜颜色由潮红变成粉红或带有紫青色;黏膜由多到少,呈黏稠微浑浊状,拇指和食指间蘸起的黏液可牵拉7-8次不断;直肠检查卵泡直径在1.5mm以上。

    3.4 输精部位 奶牛排卵以单侧为主,单侧排卵在90%以上,其中右侧排卵明显高于左侧,右侧排卵占54%,左侧排卵约37%,两侧同时排卵约10%。为此输精前应直肠检查排卵部位,然后将镜检合格的精液输送到子宫颈深部5-8cm处偏排卵一侧。实行两次输精,间隔8-12h输第二次。

    3.5 治疗屡配不孕症 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很多,效果取决于对不孕症种类的正确诊断。

    4 提高奶牛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4.1 加强保胎,做到全产 奶牛配种受孕后,受精卵或胚胎在子宫内游离时间长,一般在受孕后2个月左右才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而在妊娠最初18d又是胚胎死亡的高峰期,所以妊娠早期胚胎易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造成胚胎死亡或流产,所以,加强保胎,做到全产成为提高产犊率的主要措施。首先应注重饲养管理,实行科学饲养,保证母体及胎儿的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避免因营养不良或过高,以及热应激等环境因素造成母体内分泌失调和体内生理环境的变化;不喂腐烂变质、有强烈刺激性、霜冻等料草和冰冷饮水;防止妊娠牛受惊吓、鞭打、滑跌、拥挤和过度运动,对有流产历史的牛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保胎。

    4.2 加强培育,做到全活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怀孕后期,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初生犊牛在产后2h内吃上初乳,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生后7d进行早期诱饲,尽快促进牛胃发育。制定合理的犊牛培育方案,保证犊牛生长发育良好。避免犊牛卧在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

    4.3 缩短产犊间隔 缩短产犊间隔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率,而且可以提高产奶量。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在配种后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及时诱导空怀牛发情配种等,是缩短产犊间隔,提高产犊率的重要措施。

    5 现代繁殖技术的应用

    现代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周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别控制、核移植等技术,在此就胚胎移植、性别控制、早孕诊断技术作一简述。

    5.1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已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而且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牛群遗传性能,可使高产奶牛的繁殖速度提高3-6倍。胚移分冻胚和鲜胚移植两种途径,冻胚移植是引进购买冷冻胚胎,借助胚移器械,在发情第7d通过直肠输精方法把解冻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鲜胚移植是通过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处理、收集鉴定胚胎,将可用胚胎移植给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胚胎移植效果取决于供体、胚胎和受体的质量,目前冻胚移植妊娠率50%,鲜胚移植妊娠率60%。

    5.2 性别控制 奶牛自然繁殖产母犊率一般为48%,采用性别控制使奶牛多生奶用母牛,对提高牛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牛的性别控制包括胚胎性别鉴定和精子分型两种途径。胚胎性别鉴定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对胚胎进行组织学检查,对样本细胞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是pcr技术)进行dna分析,通过y染色体或pcr扩增产物进行判断。精子分裂目前多采用电泳法、沉淀法、离心法、免疫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等物理方法,对x和y精子进行分离,再生产冻精或直接配种,也有采用化学药品处理生殖道,改变其酸碱性环境,使适合酸性(x精子)或适合碱性(y精子)精子的活力更强,来实现性别控制,目前性别控制成功率一般在60%-70%。

    5.3 早期妊娠诊断 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是养牛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早妊诊断主要有人工观察法、直肠检查法、超声波仪器检查法、测定血液或乳汁中孕酮含量或采用试剂盒检测等方法,不同方法判断准确性各不同,但多数方法都在85%-90%以上。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下)

输精部位
奶牛排卵以单侧为主,其中右侧排卵明显高于左侧。为此输精前应直肠检查排卵部位,然后将镜检合格的精液输送到子宫颈深部5-8cm处偏排卵一侧。实行两次输精,间隔8-12小时输第二次。
治疗屡配不孕症
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很多,效果取决于对不孕症种类的正确诊断。
提高奶牛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加强保胎,做到全产
奶牛配种受孕后,受精卵或胚胎在子宫内游离时间长,一般在受孕后两个月左右才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而在妊娠最初18天又是胚胎死亡的高峰期,所以妊娠早期胚胎易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造成胚胎死亡或流产,所以,加强保胎,做到全产成为提高产犊率的主要措施。首先应注重饲养管理,实行科学饲养,保证母体及胎儿的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避免因营养不良或过高,以及热应激等环境因素造成母体内分泌失调和体内生理环境的变化;不喂腐烂变质、有强烈刺激性、霜冻等料草和冰冷饮水;防止妊娠牛受惊吓、鞭打、滑跌、拥挤和过度运动,对有流产历史的牛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保胎。
加强培育,做到全活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怀孕后期,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初生犊牛在产后2小时内吃上初乳,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生后7天进行早期诱饲,尽快促进牛胃发育。制定合理的犊牛培育方案,保证犊牛生长发育良好。避免犊牛卧在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
缩短产犊间隔
缩短产犊间隔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率,而且可以提高产奶量。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在配种后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及时诱导空怀牛发情配种等,是缩短产犊间隔,提高产犊率的重要措施。
推广现代繁殖新技术
现代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周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别控制、核移植等技术,在此就胚胎移植、性别控制、早孕诊断技术作一简述。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已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而且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牛群遗传性能,可使高产奶牛的繁殖速度提高3-6倍。胚移分冻胚和鲜胚移植两种途径,冻胚移植是引进冷冻胚胎,借助胚移器械,在发情第7天通过直肠输精方法把解冻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鲜胚移植是通过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处理、收集鉴定胚胎,将可用胚胎移植给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胚胎移植效果取决于供体、胚胎和受体的质量,目前冻胚移植妊娠率50%,鲜胚移植妊娠率60%。
性别控制
奶牛自然繁殖产母犊率一般为48%,采用性别控制使奶牛多生母牛,对提高牛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牛的性别控制包括胚胎性别鉴定和精子分型两种途径。胚胎性别鉴定目前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对胚胎进行组织学检查,对样本细胞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是PCR技术)进行DNA分析,通过Y染色体或PCB扩增产物进行判断。精子分裂目前多采用电泳法、沉淀法、离心法、免疫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等物理方法,对X和Y精子进行分离,再生产冻精或直接配种,也有采用化学药品处理生殖道,改变其酸碱性环境,使适合酸性(X精子)或适合碱性(Y精子)精子的活力更强,来实现性别控制,目前性别控制成功率一般在60%-70%。
早期妊娠诊断
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是养牛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早妊诊断主要有人工观察法、直肠检查法、超声波仪器检查法、测定血液或乳汁中孕酮含量或采用试剂盒检测等方法,不同方法判断准确性各不同,但多数方法都在85%-90%以上。
总之,要提高母牛的繁殖力,首先要了解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地提高母牛的繁殖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5-28 15:30 , Processed in 0.0242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