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奶牛育种 繁殖管理 查看内容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2010-7-29 00: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78| 评论: 0

摘要: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提高奶牛的繁殖率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奶牛繁殖率,缩短产犊间隔,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牛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应用现代繁殖技术来提高繁殖率,可达到提高产奶 ...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提高奶牛的繁殖率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奶牛繁殖率,缩短产犊间隔,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牛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应用现代繁殖技术来提高繁殖率,可达到提高产奶量的目的。本文综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介绍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方法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奶量和生产经济效益。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一般技术措施
  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
  降低热应激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甚至更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实行产后监控母牛产后监控是平常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分娩开始至产后60天之内,通过用观察、检测(查)、化验等方法,对产后母牛实施以生殖器为重点,以产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监控,及时处理和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或繁殖障碍,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个体尽早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母牛生殖机能尽快恢复。
  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主要有慢性子宫炎、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颈炎、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高产奶牛更为普遍。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二是生殖器官疾病,三是繁殖技术失误。主要对策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繁殖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和提高奶牛不孕症防治效果。
  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和配种率的技术措施
  发情检测发情检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情观察,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检测率。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法、尾部涂漆法(群养)、直肠检查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检测率更高更准确。
  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情母牛奶牛出现不发情或乏情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情母牛,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三合激素等激素进行催情,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同药物、不同使用剂量与处理方式效果各异。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采用优质冻精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要求所选公牛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引进后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输精技术直肠把握输精是奶牛配种常用的方法,必须严格输精操作技术规程,适时而准确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避免生殖道损伤,是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根本保证。
  适时输精奶牛发情持续时间短,排卵出现在发情结束后,准确地把握配种良机,能大大提高受胎率。可通过母牛以下表现判断最佳输精时间:母牛发情开始减弱即由不安转向平静;外阴肿胀开始消失,黏膜颜色由潮红变成粉红或带有紫青色;黏膜由多到少,呈黏稠微浑浊状,拇指和食指间蘸起的黏液可牵拉7—8次不断;直肠检查卵泡直径在1.5mm以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9-24 05:14 , Processed in 0.0253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