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奶牛育种 繁殖管理 查看内容

利用外源激素缩短第一胎产后母牛的子宫复旧及卵泡和黄体形态变化

2010-7-29 00: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54| 评论: 0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后第一胎母牛在分娩后生殖系统机能的恢复及发情周期中卵巢形态、功能和卵泡发育波的动态变化,利用B - 型超声波影像技术监测产后母牛的卵巢和黄体的发育规律,以期有效地在牛繁殖生产中控制母畜繁殖机 ...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后第一胎母牛在分娩后生殖系统机能的恢复及发情周期中卵巢形态、功能和卵泡发育波的动态变化,利用B -
            型超声波影像技术监测产后母牛的卵巢和黄体的发育规律,以期有效地在牛繁殖生产中控制母畜繁殖机理和卵巢的功能,缩短产间距,提高家畜的繁殖力。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动物
            选择春季舍饲、健康、营养良好的27月龄荷斯坦青年母牛5头。
            1. 2 处理方法
            在分娩后一周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 A2 , 2 mL /头(每支2 mL,含LHRH - A2
            25μg,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 ,每日观察母牛生殖系统变化。
            1. 3 试验观察
            使用SONOACE 600 B - 型超声波诊断仪(南韩麦迪逊公司制造)从注射当天开始采用5.
            0MHz“Ⅰ”型探头放入直肠内,扫描生殖道,观察母牛产后恢复阶段卵巢上的卵泡和黄体的形态和生殖系统恢复情况,记录卵泡的数量和直径。每日1次,连续观察1个发情周期,以阴门处有少量清亮稀薄的黏性分泌物,呈吊线形状为发情标志,同时B
            - 超影像显示在有少量分泌物的当天,观察到青年母牛的卵巢上有大卵泡出现。
            1. 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用Excel 建立数据库, 然后采用Sp ss11. 0统计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计算卵巢上小(1~4 mm) 、中(5~7
            mm) 、大卵泡( ≥8 mm)的数量及比率,成熟卵泡直径的平均数、卵泡波出现和持续的平均时间,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直肠检查和B - 超诊断分娩后3天的母牛子宫及生殖系统状况
            阴门有血迹,子宫颈硬、扁平、粗大,子宫角柔软扁平宽大,摸不到角间沟,排出大量恶露。B -
            超图像显示子宫颈内有大面积的云雾状、蜂窝状,子宫角内有圆形白色亮点的光环———子叶(直径约30 mm) ,内有大量液体。
            2. 2 分娩后母牛第1次发情的征状
            产后青年母牛没有典型的发情行为及爬跨现象,但阴门处有少量清亮稀薄的黏性分泌物,呈吊线形状。B -
            超影像显示在有少量分泌物的当天,观察到青年母牛的卵巢上有大卵泡出现。2070, 1938,
            2124,2931和2806号青年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分别为分娩后第7, 11, 12, 20, 23天。
            2. 3 产后母牛生殖系统恢复的时间及产后母牛的发情周期
            分娩后第8天(分娩的当天计为0天)后直肠检查到子宫角间沟明显,第18天可直检到完整的子宫角,子宫的形态已恢复。2124 号、1938
            号、2070 号、2806号和293 1号青年母牛的发情周期分别为19,33, 30, 29, 28 d。
            2. 4 产后母牛恢复阶段的卵巢形态及卵泡和黄体生长发育的过程
            分娩后母牛第1次发情前的卵巢小,形如蚕豆,多为扁平,表面不平,手感结实。临近发情卵巢变得较光滑,圆鼓,其上有退化黄体的痕迹。卵巢的尺寸(在B
            - 超图像上显示) , 长15 ~25 mm,宽15~20 mm,厚度10~15 mm。发情前后卵巢的面积(在B - 超图像上)
            ,长30 mm;宽30 mm,厚度20~35
            mm。产后母牛的卵巢在第1次发情前和第1个发情周期中都存在着卵泡和退化黄体。但在第1次发情前卵巢上的小卵泡较多,中等卵泡少,大卵泡最少。虽然有大卵泡的存在维持的时间长,但其不消退,也不排卵。退化黄体均为白色斑痕,即白体。白体的数量(白体的长度2,
            3和5 mm)较多,没有较大的黄体(大于10 mm) 。在产后第1 个发情周期中,出现有腔黄体,部分腔体均较大,达到30 mm。
            2. 5 产后青年母牛在整个发情周期的排卵
            卵泡波中成熟卵泡的直径产后荷斯坦青年母牛的第1 次发情时间不等(7~23 d) ,第1个发情周期维持在19~33
            d。发情时间差异较大,均为安静发情。最大优势卵泡直径为9~20 mm,左侧平均为9 mm。
            2. 6 产后青年母牛在发情周期中卵泡波启动和持续的时间(见表1)
            3 讨论
            3. 1 母牛生殖器官复旧
            母牛产后30
            d内,用PGF2α的类似物处理,缩短了分娩到发情、再次受胎的间隔,提高了第1次受胎率。Lindell研究表明是由于PGF2α刺激子宫的复旧,PGF2α直接作用于卵泡,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雌激素的生成,通过影响到母牛垂体的释放而影响卵巢的机能。

            3. 2 产后母牛第1次发情的时间和范围
            本试验中,第1胎母牛第1次发情标志不明显,往往看不出来,到有明显的发情行为的时候,相隔时间较长。许静[ 1
            ]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本试验的观察结果,母黄牛的第1次发情时间为14~360 d。产后在40~180 d内第1 次发情的占65. 1%
            ,差异极显著( P < 0. 01) 。Dunn报道,肉牛分娩到发情的间隔为46~168 d;Werth报道, 2
            岁的牛比3岁和4岁的牛有较长的分娩到受胎的间隔。
            3. 3 产后母牛发情标志、排卵标志及卵泡发育波出现的时间
            在试验中观察到: 2070, 1938, 2124, 2931和2806号青年母牛产后到第1次发情的不排卵时间分别为7, 11, 12,
            20, 23 d,产后第1胎母牛的第1个发情周期分别为30, 33, 19, 28, 29
            d。Murphy等研究表明,78%的奶牛在第2、第3、第4个卵泡波排卵,并且在大多数研究中发现母、犊隔离可促进母牛发情。W
            il2liams G L等研究证明,哺乳阻碍了正常卵泡的发育和排卵,通过抑制LH 的分泌来抑制产后的繁殖活动。Perry R
            C研究表明,大部分哺乳牛产后第1次排卵和第2次排卵的卵泡大小一样,但发情表现不明显,黄体期比正常的短。
            4 结论
            产后青年母牛分娩后在18天时恶露排尽。子宫恢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于个体差异,需30~45
            d完成子宫内膜的完全再生。产后青年母牛缺乏明显的发情特征和规律,必须根据综合情况具体分析发情。青年母牛分娩后卵巢上都有卵泡和黄体发育,卵巢上的黄体较小,均为白体,卵泡上的小、中、大卵泡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卵泡的生长出现动态变化,以3~4个卵泡波为主。青年母牛产后第1个发情周期时间较长(19~33
            d) ,有个别牛的发情周期较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5-28 15:44 , Processed in 0.0258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