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近几年来国内外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方法有7种。化学药物治疗法具有疗效好、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对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易在牛奶和肉中残留。中药治疗法具有低残留、低毒和对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既能发挥中药的调节治疗作用,又可发挥西药较强的抗菌消炎能力。微生物学治疗方法采用子宫内接种微生物可以调节子宫内环境,抑制相关微生物的生长,但是要预防微生物引起再次感染。用免疫学治疗法和激素治疗法防治该病是比较新的方法。由于该病病情复杂,所以首先要辩证论治,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学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指炎症仅局限于子宫内膜的病理过程,中兽医称带下症。本病为母畜的常见病之一,尤以奶牛为多见,可引发不孕症,使之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多数子宫内膜炎是在分娩时或产后子宫内微生物感染所致,随后出现流产等症状,但是子宫内膜炎也可发生在未曾分娩过的母畜。按照病程,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根据炎性渗出物的性质又分为卡他性和化脓性。现对该病病原学和治疗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病原学研究 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以求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分离到的细菌种类和比例差异较大。吴明楼等[1]分离到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产气杆菌等,霉菌和酵母菌的检出率也比较高,分别为8.7%和6.5%,致病性真菌检出率的升高可能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孔祥峰等[2]的研究也认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Szeredi L等[3]研究发现有30%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可检测到需氧条件致病菌的感染,但是有82%的患牛子宫检测不到细菌 ,该结果说明还有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4-5]。Craig R C等[6]认为生殖道支原体是引起人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之一,但其致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许微微等[7]在17头患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中检出的厌氧菌为94%,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占52%,颗粒梭杆菌占11%,厌氧消化链球菌占29%,拟杆菌占24%,球杆菌占17%。但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尚未搜索到由支原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支原体培养、鉴定相对困难的缘故。 以上研究表明,一方面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地区差异比较大,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①饲养奶牛的环境比较复杂,卫生状况各地不同,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各地有必要对引起当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②产后不同时间阶段,子宫内微生物区系有变化[10],因此采样时间不同可能会造成分离的微生物种类不同;③采集的病料标本分离步骤和方法的不同,可能会造成某些弱势菌在分离过程中丢失,而影响分离结果;④鉴定的方法和鉴定者的经验也有可能影响微生物鉴定的结果;⑤治疗方法和使用药种类不同,使某些地区的耐药菌成为优势菌种。另一方面,虽然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中分离出了多种微生物,但它们是否就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为从病牛子宫分离的微生物,在产后恢复期奶牛的子宫也能够分离到,所以有可能是条件致病菌。 2 治疗学研究 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人员为研究和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措施。总的来说采取的措施有全身性治疗和针对子宫局部抗感染治疗。全身性治疗主要有内服或肌肉注射抗菌药物、中草药提取物或激素。但是,全身用药时子宫局部的药物难以达到或维持有效浓度,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血液和奶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超标。局部治疗主要是冲洗子宫并给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或中草药提取物或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还有的采取子宫内消毒、局部按摩、电疗和直肠用药等方法。子宫内治疗是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子宫内治疗有几个缺点:①感染严重或子宫内有大量渗出物时药物会被稀释,影响疗效;②药物的作用可能被化脓性碎片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如缺氧)所减弱;③易增加医源性感染的风险;④子宫内治疗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而普通的农牧民很难正确掌握。 2.1 化学药物治疗法 长期以来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比较普遍。该方法具有疗效好,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存在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使用的药物容易在牛奶和肉制品中残留的缺点。该方法大部分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子宫内,以期达到直接治疗效果。当继发全身感染时,则需要使用全身治疗。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抗菌药物治疗 临床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较常见,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土霉素、青霉素和喹诺酮类等。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除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外,对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而且价格便宜,是兽医临床主要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张桥等[8]用乳酸环丙沙星治疗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分别为79.17%、72.73%和71.74%。陈晓月等[9]用金乳康(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3%和88%。 LeBlanc S J等[10]在产后22 d~23 d给患牛子宫内灌注头孢匹林(cephapirin)能缩短不孕期。Moraitis S等[11]认为子宫内膜炎炎症的好转与子宫内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活性有关,用青霉素G治疗后2周PA活性增加。 许多资料显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或复方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较单一使用抗菌药物显著。陈晓月等[9]用“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分别为73%和67%。 2.1.2 抗菌药物加黏膜保护剂或辅料等治疗 抗菌药物加一定的油剂可以保护黏膜免受药物不良刺激损伤,油含量越高释放药物的速度越慢,急性毒性越低,并能延长药物吸收的时间[12]。任风兰等[13]用蜂胶配合抗生素在体外抑制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蜂胶是蜜蜂采集的树脂、挥发油与蜜蜂上腭腺分泌物和蜂蜡等混合而成的一种天然固体胶状物,蜂胶的抗菌作用强,并具有抗菌谱广的特性,所以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许冬梅等[14]用宫炎康混悬剂配合土霉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为67.4%,用药两个疗程的治愈率达73.8%。 2.2 中药治疗法 我国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药来源广泛。传统方法是煎剂内服,近几年依据我国传统兽医学理论,并结合现代药物化学、药剂学新技术等研制而成的兽用纯中药制剂,部分中药制剂工艺中采用了分离提取、固体分散、缓释控释等先进技术,保证了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具有安全、低残留、低毒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突出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临床治愈效果较好,零休药期或休药期短等特点。因而,用纯中药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个新的趋势,可以弥补抗生素治疗后在乳和肉制品中残留以及细菌耐药性增加的缺点。 2.2.1 内服剂 张虎社等[15]用香附、元胡调经活血,理气止痛;用黄柏、芡实清除带下;故子补肾壮阳,恢复畜体性功能;知母、黄芩、连翘抗菌消炎,对腐败菌感染作用更强。诸药配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达87.5%。张桥等[8]用中药“孕宝”治疗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3.10%、72.73%和83.33%,优于用乳酸环丙沙星的治疗效果。钟建新等[16]以中药方剂“益母生化散”(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炮制干姜、甘草)治疗子宫内膜炎,治愈率达95.24%。在该处方中,益母草活血化淤,利水消肿;当归活血补气;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淤;甘草和中。诸药合用达到活血祛淤、养血行气、温经止痛之功效,临床效果显著。 2.2.2 宫内给药 李树声[17]用中药提取物“宫安清”栓剂治疗子宫内膜炎,治愈率达96.9%。蔡之德等[18]用“宫炎清”(主要成分苦参、丹参、蒲公英、紫草等)对绵阳地区58个病例子宫灌注,治愈率达85.7%。陈品球等[19]用党参、黄芪和白术等22味中药水煎剂治疗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通过对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发现,有的中药抑菌能力远不如西药,但是中药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活血化淤、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的功效。所以将某些中药提取液或药效成分与抗菌消炎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既发挥中药整体的治疗调节作用又具有西药较强的抗菌消炎能力,是目前比较经济和常用的制剂。张文财等[20]用甲硝唑静脉注射,土霉素子宫内注入,香蒲汤加减(由醋香附、蒲黄、蒲公英、地丁等组成)内服,治疗子宫内膜炎,治愈率96%。冯秉福等[21]采用中西药结合(西药有水杨酸钠、乌洛托品、氯化钠等混合静注,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子宫灌注;中药有二花、连翘、知母、酒黄柏等12味内服)治疗该病9例,治愈7例,有效率为77.8%,获得了满意效果。 2.4 微生物学治疗方法 近几年,子宫内接种常在有益微生物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炎已有报道。但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某些正常条件下作为非致病菌的微生物在子宫内环境变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变成致病菌,甚至变成子宫内的优势致病菌。所以可以用子宫内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调节子宫内环境,抑制相关微生物的生长,但是必须防止以治疗为目的微生物引起再感染。冯忠贵[22]筛选阴道正常细菌治疗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其原理是阴道乳酸杆菌能产生乳酸,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长。Jana B等[23]用子宫内灌注大肠埃希菌治疗子宫内膜炎,治疗后15 d~18 d,血清中促黄体素、催乳素、雌酮和17β-雌二醇较治疗组显著降低,说明子宫灌注大肠埃希菌能够影响垂体-卵巢轴的分泌调控作用 。 2.5 免疫学治疗方法 用免疫学方法防治子宫内膜炎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Zerbe H等[24]在液氮中保存从健康动物血液中分离的、具有活性的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用以治疗易患子宫内膜炎的母马。Singh J等[25]将子宫内采集的非特异性糖原(oyster-glycogen,OG)500 mg溶解在50 mL PBS溶液中,子宫灌注给患有细菌性子宫内膜炎的杂交奶牛,而对照组仅灌注PBS溶液,结果发现糖原治疗组子宫内80%的细胞成分为PMN,显著高于对照组。 2.6 激素治疗方法 及时复原子宫周期性活动、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等均有助于子宫内膜感染的恢复。雌激素不仅能诱发母畜发情,使子宫颈松弛、开张,促进渗出物排出,而且能够引起子宫充血,腺体分泌增加,增强PMN的功能,阻止子宫感染。但是,孕酮水平维持时间延长则会促使感染发生,因为产后子宫内膜炎可抑制正常的卵泡发育和排卵。然而,Sheldon I M等[26]研究后却认为雌二醇分泌增加会加重子宫内膜的感染。 前列腺素可以增强溶黄体效应,促使母畜进入发情期,清除感染。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期子宫的内膜合成前列腺素F2α(PGF2α),其受体在子宫肌壁,而发情期子宫内膜破碎,PGF2α即被释放出来,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不仅对有黄体存在的慢性子宫内膜炎等有好的疗效,而且对缺乏黄体存在的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也较显著,这可能与PGF2α具有子宫收缩效应和增强子宫防御机能有关[27]。Nie G J等[28]用前列腺素E1(PGE1)使初产患子宫内膜炎的母马子宫颈口开张,以利于子宫内碎屑的排出。Melendez等产后5 d先用盐酸头孢噻呋(ceftiofur hydrochloride)(商品名速解灵)治疗初产荷斯坦奶牛,产后第8天肌肉注射PGF2α(每8 h注射一次,共两次)能够使产后12 d子宫角直径减小及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含量增多,增加怀孕的几率。但Le Blanc S J等[10]在患牛产后22 d~23 d肌注PGF2α和子宫内灌注头孢匹林均不能增加受胎率。Seals R C等[29]对荷斯坦牛研究后认为,在产后60 d患子宫内膜炎的牛微静脉中PGF2α的代谢产物PGFM(13, 14-dihydro-15-keto-PGF^sub 2 alpha^)的浓度低于未患子宫内膜炎的牛,所以PGFM可以作为产后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指标;同时孕酮(progesterone)作为免疫抑制剂,测定它的水平也可进行子宫内膜炎的前期诊断。当牛子宫内刮出的细胞成分中PMN大于5%时,可以诊断为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 总之,虽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临床上病情复杂,致使奶牛子宫内膜炎较难治愈,这与多数报道的成功性治愈经验相矛盾。实际上,大多数成功治愈的病例主要还是自愈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哪头牛需要治疗?在哪种情况下使用什么药物呢?在此,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现在的诊断方法有动物外部体征观察、直肠检查、子宫内分泌物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只有各种检查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试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各地区应该根据该地区患牛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06-12-3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科技特派员项目(2003-1) 作者简介:简子健(1956-),男,湖南人,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病理学研究。 |
GMT+8, 2023-9-24 06:03 , Processed in 0.0270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