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奶及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了奶牛养殖的迅速发展,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1 d 左右,是常年发情受孕的家畜之一。多数配种、受孕后就不再发情了。可是,有少数配种后虽不再发情,但并没有受孕或出现间断性的发情,这就是假孕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多是乳牛产后大量产奶及饲料单一,营养长期不良所致。多发生在冬、春非放牧季节。主要问题是内生殖器官周期性活动减弱。奶牛疾病中不孕症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轻则产奶量减少,重则淘汰,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将门诊治疗过的部分奶牛不孕症进行分类,现将诊治过程和方法介绍如下,以利同行间的交流。 1 临床症状 1. 1 性周期无规律 发情频繁,持续时间长,间情期短。直肠检查:在卵巢的一侧或两侧卵泡大而明显,但不成熟,最后发展为滤泡囊肿。 1. 2 久不发情 直肠检查:卵巢萎缩如豌豆大小,卵巢质地较硬,由于卵巢萎缩而引起子宫变小。 1. 3 发情周期停滞或久不发情 直肠检查:一侧或两侧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内有大小不等的黄体存在, 同时有小卵泡存在, 数目不一。 1. 4 性周期正常,但屡配不孕 直肠检查:卵巢上有发育好的卵泡,有发育成熟的滤泡,但卵泡壁较厚,致使排卵困难,产生久配不孕。 2 农区发展奶牛的特点 是以家庭养殖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体制。家庭养奶牛已成为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生产门路,目前正处于上升势头。户养奶牛大多是房前屋后饲养2~3 头,还存在不少问题:规模小,设备简陋,经营分散,管理落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技术服务不配套,科技含量低,乳产量不高,质量无保证,环境污染及"合算就养,不合算就卖" ,难以形成商品基地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发病后一般不宜发现或自行治疗,耽误病情。 3 辨证论治 3. 1 气血虚弱型 畜体虚弱,被毛粗乱无光,精神不振,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屡配不孕,治疗用八珍汤加味,党参60g , 白术60 g , 灸甘草40 g ,当归60 g , 川芎40 g ,白芍40 g , 熟地30 g , 灸黄芪90 g ,淫羊藿60 g , 艾叶40 g , 研末,开水1 次冲服。病例1 :1993 年临夏市苟家村李某一黑白花奶牛,因发情配种几次不孕,前来就诊,被毛粗乱无光泽,精神不振,发情周期不明显,用上方5 剂后配种产下一犊牛。 3. 2 气血壅滞型 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表现体肥膘满,行走缓慢运动后呼吸加快,发情不明显或不正常,口色微黄,精神尚好,方用香附60 g ,苍术40 g 炒神曲30 g ,茯苓30 g ,陈皮40 g , 川芎60 g , 当归30 g ,益母草30 g , 红花30 g , 桃仁30 g ,研末开水冲服。病例2 :1991 年临夏市关家台喇某青年奶牛,因使用配合饲料跟其它奶牛一起饲喂,营养良好,发情周期正常,但不明显。人工授精不受孕,用上方5剂,发情未孕,又加丹参30 g ,元胡20 g ,杜仲20 g ,阳起石40 g ,7 剂而受孕。 3. 3 宫寒肾虚型 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四肢乏力,口色淡白,耳鼻四肢不温,屡配不孕,方用:当归60 g ,川芎30 g ,白芍40 g ,艾叶40 g ,川断40 g ,吴茱萸40 g , 补故脂40 g , 肉桂40 g 阳起石50 g 巴戟天30 g 淫羊藿40 g。 病例3 :1999 年5 月 罕马家村马某一黑白花奶牛,形寒怕冷,腹疼肠鸣,大便溏泻,口色青白,发情基本正常,经过半年的配种未孕用当归60 g ,川芎30 g ,白芍40 g ,艾叶40 g ,川断40 g ,吴茱萸40 g ,补故脂40 g ,阳起石50 g ,巴戟天30 g ,淫羊藿40 g ,香附40 g ,5 付而愈。 3. 4 热毒壅盛型 主要因情期正常而输精不孕,母牛发情周期正常,但多次输精而不孕。这类母牛如果在检查生殖器官并没有发现明显炎症、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食欲不振,发情期或配种后阴门流出米泔样秽臭的黄色黏液,或腹痛腹胀,口色赤红,口渴喜饮,配种后阴道秽物常流和形态变化的情况下,应注意检查子宫体及上下连带器官的内膜性的炎症。一般可采用先净化子宫,后输精的办法(青霉素80 IU1 支,链霉素5 000IU 1 支,生理盐水100 mL) 。 方用:金银花40 g ,连翘40 g ,黄柏40 g ,苍术40 g ,元胡30 g ,丹皮60 g ,桅子60 g ,红花40 g ,桃仁40 g ,赤芍40 g ,败酱草40 g ,香附30 g ,阳起石30 g ,淫羊藿30 g ,研未,开水冲服。 病例4 :临夏市花园阁马某一黑白花奶牛,自第2 胎产后发情周期正常,食欲时好时坏,每次发情是阴门流出污物或带有血块,屡配不孕,用上方2 剂,症状有所减轻,但未孕,在发情期用生理盐水进行子宫冲洗,内有大量米泔样黄色黏液,秽臭难闻,冲洗水清后保留青霉素320 万IU ,盐水化开注入。2 次后用上方加黄柏30 g ,黄连30 g ,灸黄芪90 g ,3 剂为1 个疗程,4 个疗程治愈。 3. 5 湿热下注型 不发情或发情周期不明显,从阴道内流出黄色粘稠的黏液,附着尾根阴户周围及后腿,腥臭难闻,耳鼻闻热,食欲不振,口色红或红黄,方用猪苓、茯苓、泽泻黄柏、车前、茵陈、丹皮、牛蒡子、金银花、白藓皮、苦参、菟丝子、水煎服。 病例5 :临夏县吴罗家村吴某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短,从发情第2 天阴户有红色粘稠液体流出,食欲减退,配种3 次未孕,诊断为带证,用止带方加味猪苓40 g 、茯苓40 g、泽泻50 g 、黄柏40 g、车前30g、茵陈30 g 、丹皮40 g、牛蒡子35 g、金银花40 g、白藓皮20 g 、苦参30 g、菟丝子20 g、当归40 g、川芎30 g ,连服7 剂而愈。 不孕证已成为奶牛业的一大危害,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由于不孕证使奶牛淘汰,笔者发现中草药治疗不孕证应于饲养管理相结合,对人工授精奶牛,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消毒以防人为的因素造成不孕,要对配种员实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发给上岗证。中草药对营养性和后天性疾病的不孕证效果良好,对先天性不孕证未做检查和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近几年治疗发现,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和饲养管理的改善,不同期配合饲料的应用,营养型气血虚弱和气血壅滞很少发生,对不孕牛要诊断清楚,进行治疗或作诱导泌乳处理,以减少饲料浪费。但是农民将短期内不能治愈奶牛卖出,对买牛户保密奶牛病情。疾病治疗耽误病程延长,养殖户开支增加。 4 做好奶牛防疫 奶牛结核病及布氏杆菌病、口蹄疫(人偶尔可感染) 是人畜共患病。奶牛饲养者要进行健康检查,无传染病特别是无人畜共患病,才能由防疫部门发给上岗证,收奶站认可后方能收购奶。检出病牛要及时淘汰。奶牛饲养区与生活区要进行隔离,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出,以杜绝疫病传播。还要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搞好圈舍卫生定期消毒,每日1 次,特别注意乳腺疾病的防治,以保证牛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