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奶牛育种 繁殖疾病 查看内容

国内外奶牛的胎衣不下的研究进展

2010-7-29 01: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22| 评论: 0

摘要: 国内外奶牛的胎衣不下的研究进展马文芝(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天津 300384)摘要:奶牛的胎衣不下,是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常见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所致的经济损失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1、胎衣不下 ...

国内外奶牛的胎衣不下的研究进展

马文芝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天津   300384


摘要:奶牛的胎衣不下,是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常见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所致的经济损失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

1、胎衣不下的概念

  一般地说,如果奶牛在产后12h胎衣尚未能排出,即可认为是病理性的(Grunert 1983)。Roberts1971)发现,在产后5h胎盘上就已出现了随后影响胎衣胎盘解离的增生和变性过程。Kuhnle1981)对未经阴道检查和助产处理的正常分娩母牛胎衣排出时间的研究发现,生理性胎衣排出时间在产后的1.75-3h之间。因此Russe1987)认为,母牛分娩后10h尚不能排出胎衣,即可定为胎衣不下。

2、病因学

  21孕期缩短可明显导致胎衣不下

  众所周知,引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很高。Garcia(1989)用地塞米松250mg和氯前列烯醇500μg对孕期276-278d70头母牛进行引产,结果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64%,而33头非引产的对照牛为0。怀双胎的奶牛孕期常较短,MorisonErb1957)发现有43%的怀双胎母牛分娩后继之以胎育不下。Erb1959)报道过在760例的胎衣不下中,有37.4%的是双胎和流产。当孕期7个月时摘除黄体可导致母牛的过早分娩,在没感染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胎衣不下(Mc Donald1953)。叶国材(1991)也证明,胎衣不下与早产、流产有关。流产率和早产率增高,胎衣不下发生也随之增加。

  22对于怀孕期满的母牛胎衣的排出时间与应激的关系很大。Grunert1983)指出,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应激有关。在胎衣排出过程中,母畜子宫的收缩,可将胎儿和母体胎盘的大量血液挤出,减轻绒毛和子宫粘膜腺窝的张力,绒毛易从腺窝中脱离。而应激则会抑制子宫的收缩。Fitz1987)发现,每一个牛在分娩过程中都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应激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子宫肌肉的特异性受体影响分娩过程和胎衣的排出(表1)。

1    子宫肌层的受体及受体显效剂(Russe 1987

  注:↑:对收缩的兴奋;↓:对收缩的抑制

  在胎儿排出期,催产素通过Ferguson反射释放出来,分娩后新生犊和母牛建立的联系又可形成一种新的刺激,使母体再次释放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在这一过程中,凡是交感神经的兴奋都将作为初始的应激反应,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并与β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Kuhnle(1981)指出,在牛的分娩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干扰都将使胎衣排出时间延迟2-3h。Vitattiei等(1945)也证实,当水牛的犊牛在产后被移开时,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被允许哺乳的母牛。叶国材(1991)指出,在安静清洁的环境下,产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明显减少。在嘈杂环境下产犊,则胎衣不下发生率明显增多。如在原来床位与在运动场上相比,其胎衣不下率分别为37.1%和60%。

  2.3干奶期的饲养

  Romaniuk(1985)报道,怀孕母牛采食含霉菌毒素的青贮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达25.5%,Roqoziewicz(1979)发现,母牛在钾含量高、镁含量低、钠严重缺乏的牧场上放牧时,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可高达50%。Trinder等(1973)发现,缺硒地区胎衣不下的发生率高。Julien等在日粮中补充硒后使胎衣不下发生率下降,而Gwazdauskas等(1979)在一个不缺硒地区对分娩前28d的母牛补硒,并未见胎衣不下的减少。

  正确给怀孕母牛干奶也很重要。Lotthammer指出,对于产奶量还处于较高的牛无论如何不能采取全部断绝给料的方法(只给水和干草),来达到目的。此法虽然断奶较快,但母牛常因饲料中能量不足造成非临床型的代谢病,并继发胎衣不下等。

  2.4运动

  Romaniuk(1985)报道,在舍饲养条件下饲养的母牛,512胎次中,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13.5%,而另一群牛饲养条件相同,实行开放式管理,382胎次中胎衣不下的出现率仅为7.8%,差异极显著。同一群牛,当饲养于开放式牛舍时,发生率为5%,而在完全舍饲时发生率则上升到11.2%。Lamb等(1979)发现,在分娩前4-6周每日驱赶舍饲的荷期坦青年牛,则使其产犊更容易,胎衣排出和子宫复旧也更快。

  2.5年龄

  Romaniuk通过对4个国营农场547头次分娩母牛的观察发现,初产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9.0%,而经产母牛为14.5%,经统计学分析,年龄和胎衣不下之间存在正相关(r=0.900,p<0.01)。

3、胎盘解离的病理学和生物化学

  胎衣排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但对此人们所作的研究并不多(Grunert 1985)。Heuwieser的解释是,在分娩前的较长时间里,胎儿和母体胎盘的细胞上出现形成和功能上的变化(成熟)(见表2)。如怀孕期缩短,这一成熟过程没有完成,则一般会出现胎衣不下。

表2   牛的胎盘成熟

  Gunnink1984)观察到,在胎儿排出以后,有白细胞从血液中向胎盘组织转移的现象。据他的假设(如表3所示),如胎盘组织没有促趋化能力,即对白细胞没有吸引作用或白细胞静止,则总是出现胎衣不下。反之,如白细胞被胎盘组织吸引并向组织中转移,则胎衣不下。反之,如白细胞被胎盘组织吸引并向组织中转移,则胎衣全部排出。

3   胎盘组织促趋化能力与胎衣不下

 从表3中只能看出一些质的问题,但并不能形成量的概念。因此Heuwieser1986)对胎盘组织的促趋化能力作了进一步的研究,204份胎盘组织的促趋化能力情况如图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6-11 07:59 , Processed in 0.0242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