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产的一般原因及防治 上海光明荷期坦牧业有限公司 王赞江 概述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者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奶牛流产一般指怀孕42天左右到260天的妊娠中断,胎儿死亡,其中怀孕42天以前的牛发生胎儿的死亡一般称为早期胚胎死亡,在260天到怀孕期结束这期间死亡的叫死产。 一般认为,妊娠奶牛保证3%--5%的流产率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个牧场来说,任何一头怀孕牛的流产都会带来很大的隐性损失,决定损失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料的市场价格,饲料和牛奶的价格,以及流产时怀孕所处的孕期等等。能诊断出奶牛流产的原因对牧场主管和兽医来说是一个难题。虽然在很多年的一段时间以来,牛群的流产率在逐渐升,这可能与近些年奶牛体质下降有关,但是部分牧场突然出现大规模性的增长也变得越来越多,为此,在出现流产时候我们应该了解奶牛的流产,采取迅速彻底的措施是必需的,以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 流产原因 非感染性因素 虽然感染因素也许是引起流产时人们最常想到的因素,但是导致怀孕终止所发生的流产的比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 1. 营养性因素 由于营养不足,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到引起流产、如维生素A或者E不足,矿物质不足等。 2. 中毒性因素 由于饲喂发霉、变质饲料、误食某些农药或有毒植物的饲料引起的流产或者早期胚胎的死亡。能引起中毒草的有:硝酸盐、麦角碱、玉米烯酮、毒枝菌素类等。 3. 损伤性及管理性因素 由于怀孕母牛突然急剧运动、腹部受到顶撞、挤压引起的流产,或者受到逆境的剧烈危害,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而流产。热应激能影响牛群的生殖性能,如有一些证据表明,环境温度的突然升高可以导致奶牛的流产,但又很少有证据证明这可以成为引起流产的普通因素。有点相似的是,在一些偶然情况下奶牛高热可以导致其流产。 4. 医疗错误性因素 由于人为误口服或注射某些药物、激素、疫苗等引起的流产; 5. 生殖器官疾病因素 由于生殖器官疾病、胎儿胎膜病变及非传染性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民的流产,以及与怀孕有关的生殖激素失调等也会导致胚胎死亡及流产。 6. 其它因素 胎儿先天性畸形所引起的流产不常见,通常只是发生于个别的奶牛,而不是整个牛群的爆发。这些胎儿的外表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其导致流产的原因可能是胎儿不能正常的生长。 感染性因素 虽然导致流产的原因还没有明确,但是感染性的因素还是被认为是在众多实验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因素。 细菌性因素主要有:化脓性放线菌,杆菌,以及链球菌和其他环境中存在的普通细菌,这些都可以成为牛群零星发生流产的因素。这些有机体通常能通过循环系统到达胎盘和胎儿,这些病菌不会导致奶牛的疾病特征,但胎儿表现出更易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细菌的繁殖导致胎儿的死亡,进而出现流产。一些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这些细菌被证明是引起奶牛流产的最主要的杆菌。如果存在一个感染的环境但是不是直接感染胎儿也有可能发生流产。此外可以引起流产的因素如:布鲁氏杆菌,李斯特杆菌,胎儿弯杆菌(或弧菌),大肠杆菌。 引起流产的病毒性因素如: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赤病病毒等。 寄生虫也能引起奶牛的流产,如新孢子虫,牛胎儿毛滴虫,钩端螺旋体,哈德桥螺旋体,生殖道支原体等。 防治 预防流产,减少流产带来的损失,应建立全理的牛群健康管理模式 首先要保证奶牛孕期的营养需要,加强牛群管理,减少对奶牛的不良应激,夏秀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牛床要及时换垫料,防止孕牛跌倒而流产。牧场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被证实安全性好的疫苗进行预防。 其次要注意搜集流产奶牛的资料,如饲喂时间、产量信息和健康问题(例如疾病治疗情况、疫苗注射情况)、定量配给、发料的增减、人员变动等。任何群发性流产都是从单一的开始的,正确的分析就可以防止流产的爆发。 处理个体流产牛只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操作。对于先兆性流产,临床上表现有,分娩期过早出现轻微腹痛,起卧不安,呼吸、脉搏加快等现象,阴道检查时可见子宫颈口紧闭,子宫颈口液塞尚未液化,直肠检查可发现胎儿还活着。治疗:可使用抑帛子宫收缩药、肌肉注射孕酮50-100ml,每1天或隔1天一次,连用5-7次,禁止施行阴;阴道检查,尽量控制直肠检查,以免刺激怀孕母牛。延期流产奶牛说要表现为胎儿干化或者液化,子宫颈开张。出现干化时候应向子宫内注入温肥皂水,取出胎儿,然后往子宫内注入抗菌素。如子宫颈开张不全或未开张,可肌肉注射苯甲雌二醇30-200ml,或肌肉注射乙9烯雌酚20-30mg,然后皮下注射催产素10mg,增强子宫收缩力,将胎儿排出体外。胎儿软组织已基本液化时,应将胎骨逐块取出。首先肌肉注射乙烯雌酚20-30ml待子宫扩张后可将石蜡油灌入子宫及阴道,并取出骨片,然后用5%-10%的盐水或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内容物,肌肉注射催产素10mg,最后抽入抗菌素。 |
GMT+8, 2023-6-6 04:47 , Processed in 0.0289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