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绝大多数奶牛场(此处不包括专业育种场)来说,要能够生存、发展、产生效益和最终进入良性循环,不外乎遵循两条途径:设法提高奶产量和尽量使固定资产增值。对于前者,一般不存在异议。但对于后者,认识清楚的并不多。奶牛场的固定资产既不是牛舍也不是挤奶厅。因为这些设施在使用多年后总要被逐年折旧抵尽,几乎所剩无几,最后不得不重新更新。因此,奶牛场的真正固定资产应该是奶牛群(此处不讨论奶牛场所占土地的价值和增值)。奶牛群遗传品质不断改良提高和在此基础上的扩群是使奶牛场固定资产增值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既能提高奶产量又能使固定资产增值呢?最简捷、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就是使用国外优秀验证公牛冻精。假如不这样做呢?那就非常没有把握和要无谓地浪费许多时间。再问一句,倘若果真使用国外优秀验证公牛冻精,那么究竟应该对自己的奶牛群如何进行改良提高呢?我们这里姑且将其它性状不予考虑,只单纯考虑增加产奶量和总育种值。一般而言,美国荷斯坦品种注册群体当前水平前10%的母牛均能创造纯利润500美元/头年以上,这大概相当于人民币4000元/头年。假若我们以此为可接受的牛群遗传品质改良提高的效益标准,那应当具体怎么做呢?以下简述之。 表1 美国荷斯坦品种注册群体当前水平前10%的母牛部分性状的平均值和范围 我国各奶牛场尽管牛群遗传品质不一,但由于多年来一直使用国内种公牛的冻精,而这些种公牛或通过活体自发达国家引进,或通过购买国外高育种值胚胎自行生产,基本上均系名牛后代。这些名牛后代虽然没有经过如发达国家那样标准的后裔测定,故对其各性状的遗传改良性能难以准确定量,但皆能通过寻查其父亲的性能表现而可大概判断这些名牛孙女们的产奶量和总预种值(为简便起见,这儿只讨论此两项性状)。表2是若干过去名牛目前的性能表现。
表2 若干过去名牛目前的性能表现(资料引自美国荷斯坦公牛季刊2007年5月)
为避免繁冗计算推导和无新颖意义的复杂分析,我们假定与这些名牛儿子相配的我国各地的荷斯坦母牛群奶产量和总育种值都比较低,如未引进外血的50年代纯种古旧型荷斯坦母牛,以及荷斯坦X土种杂一代和杂二代等等,那么这些名牛的中国孙女们的奶产量和总育种值分别应该大致在5000-6000公斤和600-800之间,经济效益约为纯利润1000-1500元/头年左右。客观地说,在无完整后测体系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实效的确弥珍可贵。不可否认,我国种公牛站系统在过去10多年的努力引种中,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遗传品质的改良提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这些工作自然不属于“Monkey Around”。那么,我们如果继续对这些名牛的中国孙女们使用北美系优秀验证公牛作进一步改良提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现举例用表3说明之。 表3 公牛摩菲(001HO06671)与若干名牛中国孙女们的选配预测结果
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对鲁道夫孙女和荷兰小子孙女来说,使用公牛摩菲即可将其下一代一步到位提高到产奶潜力超过10000公斤和总育种值超过1540,即当前美国荷斯坦品种注册群体水平的前10%。然而对其它名牛的孙女们来说,虽然奶量潜力也可以一步到位提高到10000公斤以上,但总育种值还达不到当前美国荷斯坦品种注册群体水平的前10%,还需要使用比公牛摩菲更优秀的同代公牛或下一代新公牛。总的来说,对名牛孙女们来说,使用北美排名前100的优秀验证公牛连续改良提高一代或两代就可达到目的,大概共需要3-6年时间。
因此,从纯技术途径和物质条件的角度来说,在10年内,实现将我国各地奶牛群体遗传基础改良提高到美国荷斯坦奶牛注册群体目前水平的前10%这一目标应该是没有太大困难的。笔端至此,下列四点倒是我们在实现这一合理目标时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 |
GMT+8, 2023-12-4 11:51 , Processed in 0.0176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