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 一、概 述 (一)肌肉的构造 每一块肌肉可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按一定方向排列而成,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肌肉两端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腱纤维借肌内膜与肌纤维连接,不能收缩,但有很强的韧性,其纤维伸入到骨膜和骨质中,而使肌肉牢固地附着在骨上。 (二) 筋膜 是被覆于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 二、全身主要肌肉的分布 (一)皮肌 皮肌为分布于浅筋膜中的薄层肌,大部分紧贴在皮肤的深面,仅极少部分附着于骨。皮肌并不覆盖全身。根据所在部位可分为面皮肌、颈皮肌、肩臂皮肌和躯干皮肌。 (二)头部肌肉 头部肌肉可分为颜面肌和咀嚼肌。 (三)躯干肌肉 躯干肌可分为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壁肌和腹壁肌。 1.脊柱肌 脊柱肌可支配脊柱的活动,可分为脊柱背侧肌群和脊柱腹侧肌群。 (1)脊柱背侧肌群 包括背最长肌、髂肋肌、夹肌等。
(2)脊柱腹侧肌群 该肌群不发达,仅位于颈部和腰部脊柱的腹侧。包括头长肌、颈长肌、腰小肌和腰大肌等。 2.颈腹侧肌 位于颈部腹侧,包括胸头肌、胸骨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 胸头肌构成颈静脉沟的下界。肩胛舌骨肌在颈前部形成颈静脉沟的沟底。 3.胸壁肌 胸壁肌形成胸腔的侧壁和后壁。其收缩可改变胸腔的容积,并参与机体的呼吸运动,因此也称为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膈。 ①肋间外肌 位于所有肋间隙的表层,肌纤维从前上方斜向后下方,参与吸气运动。 ②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肌纤维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协助呼气。 ③膈 又称横膈膜,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圆顶状的板状肌,凸面向前,周围为肌质,中央为腱膜。膈有三个裂孔:上方的是主动脉裂孔;下方的是腔静脉裂孔;中间的是食管裂孔。 除此之外,参与呼吸的肌肉还有背侧锯肌、胸直肌、斜角肌等。 (4)腹壁肌 均为板状肌,构成腹腔的侧壁和底壁。共有四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 ①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为腹壁肌的最外层,覆盖着腹壁的侧壁和底壁以及胸侧壁的一部分。肌纤维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在肋弓的后下方延续为宽大的腱膜,止于腹白线。 ②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的深层,肌纤维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起于髋结节,在牛还起于第3~5腰椎横突,呈扇形向前下方扩展,于腹侧壁中部转为腱膜,止于腹白线,其腱膜与腹外斜肌腱膜结合,形成腹直肌的外鞘。在腹内斜肌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裂隙,为腹股沟管腹环。 ③腹直肌 呈宽而扁平的带状,位于腹底壁,在腹白线两侧,被腹外、内斜肌和腹横 肌所形成的内、外鞘所包裹。起于胸骨和肋软骨,肌纤维纵行,以强厚的耻前腱止于耻骨前缘。腹直肌前后部窄,中间宽,表面有若干条横行的腱划。 ④腹横肌 为腹壁肌的最内层,较薄,起于肋弓内面和前5个腰椎横突,肌纤维上下行,以腱膜止于腹白线。其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内层结合。 腹股沟管 位于腹底壁后部,为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之间的一个斜行裂隙。 腹白线 位于腹壁腹侧正中线上,胸骨剑状软骨与耻骨联合之间,由两侧腹肌的腱膜互相交织而成。 (四)前肢肌肉 前肢肌肉可分肩带肌及肩部肌、臂部肌和前臂部肌四部分。 1.肩带肌 根据其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背侧肌群和腹侧肌群。 2.肩部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胛骨的两面,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跨越肩关节。可分为外侧组(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和内侧组(肩胛下肌、大圆肌)。 3.臂部肌 分布于肱骨周围,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臂骨,除作用于肘关节外,尚对肩关节起作用,可分为伸肌(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和屈肌(臂二头肌、臂肌)。 4.前臂及前脚部肌 作用于腕关节和指关节肌群。 (五)后肢肌肉 包括髋部肌、股部肌、小腿和后脚部肌。 1.髋部肌 髋骨外面为臀肌群,内面为髂腰肌。 (1)臀肌群 有臀浅肌、臀中肌和臀深肌。 (2)髂腰肌 2.股部肌群 根据其分布位置可分为股后肌群、股前肌群和股内侧肌群。 (1) 股后肌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2)股前肌群 有阔筋膜张肌和股四头肌。 3.小腿和后脚部肌 在跗关节处变为腱,大部分都有腱鞘。 |
GMT+8, 2023-6-11 09:14 , Processed in 0.02568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