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 2. 3. 1.
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家畜所有者或饲养,管理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 过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 平时的饲养 管理和使役或者利用情况”。 1 现病历 关现在发病的情况和经历 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是早晨还是夜间,是喂前还是喂后。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可提示不同的可能的疾病,并可借以估计可能的致病原因。 疾病的表现 如服痛,咳嗽,喘息,便秘,服泻或尿血,乳房或乳汁变化等。这些内容提示假定的症状诊断的线索。 病的经过 病情前后的比较,症状的变化,是否经过冶疗,用的什么药物,效果如何等。 主诉人所估计到的致病原因 如何饲喂不当,使役过累,受凉,被踢等等,常是我们推断疾病的依据。 畜群的发病情况 畜群中同种家畜有否类似疾病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疾病的流行等 情况,可做是否疑似为传染性病的判定条件。 2 既往史 过去病畜或畜群病史。主要内容包括:病畜和畜群过去患病的情况,是否发生类似的疾病,其经过和结局如何,过去的检役成绩或是否被划定为疫区(猪瘟传染性水泡病 马鼻疽 传染性盆血 牛羊的结核病 布氏杆菌病),本地区或邻近场,队地常在疫情及地区性的常发病,预防接种的内容及实施的时间,方法效果等。 3 饲养 管理 对病畜与畜群的平时饲养,管理,使役与生产性能的了解,不公可似从中查找饲养,管理的失宜与病的关系,而且在制定合理的防冶措施上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更祥细的进行询问。 饲养日粮的种类,数量与质量,饲养方法。 畜舍的 生和环景条件及运动场,牧场的地埋情况,附近厂矿的三废的污染处理等,也应注意。 动物的使役情况及生产性能,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制度也要加以了解。 此外,在必要时尚应对畜群组成及繁育方法等进行了解,以期撑握全面的资料。 视诊:用肉眼直接地观察病畜的整体概况或其某些部份的状态,经常可搜到很重要的症状,资料。基本内容包括:望、闻、问、切,。
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传染病是在病源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的。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畜群。 上述三个环节联在一起,就能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由于传染病的种类,发病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三个环节在流行过程中的作用,一般也不相等。因此防冶和扑灭传染病,应针对三个环节和两个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防家畜传染病的措施] 一 疫情调查:了解最近二三年内曾发生过哪些传染病;这些染病是怎样发生的和流行的,防疫和检疫情以及预防措施报告上级,开展群防群冶,搞好预防工作。 二 预防措施: 1 杜绝传染来源:把好检疫关,采取定期检疫与临时检疫相给合的方式进行。 (1)杜绝畜群内的传染来源:如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牛结核.牛羊布氏杆茵病等,应进行定期检查。 (2)防止传染病入:不从疫点购买牲畜;健康牲畜不到疫点去引进家畜时 2 控制传播途径: (1)搞好卫生:搞好畜舍.饲养管理用具.鞍挽用具及饲料.饮水卫生随时清扫粪便。并且搞好杀虫.灭鼠工作。 (2)消毒: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传染来源排泄于外界环境中的病体,以防传染病的发生。 (3) 发生外伤及时处理。 3 提高易感动物抵抗力;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自动免疫:对于已有疫苗的传染病,如炭疽.破伤风.布氏杆菌.猪瘟.鸡新城疫等,应进行定预防注射,并随时补注。 扑灭家畜传染病的措施 一.现场调查:当家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到疫区去进行疫情调查。应将疫情写成报告的形式报告上级。 二.扑灭措施: 1 消灭传染来源: (1)封锁疫区:为防止传染病由疫向安全地区传播,报请上级封锁。划定疫区范围,并安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 (2)检疫隔离:尽快查清畜群中疫病的传播蔓延程度,对大批家畜行检查。 (3) 治疗病畜:治疗病畜不仅是使其恢愎健康,同时也是消灭传染来源的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1)当发生传病时,停止使用一切被污染的草料.用具.饮水.牧场及饲养管理用具等。禁止病畜与健康畜共同使用一个水源.牧场或同槽饲养等。 (2)彻底消毒:被污的畜舍.系马场及饲料管理用具等都 耍要消毒。 (3)杀虫灭鼠 (4)清扫粪便 (5)及时处理尸体 3提高处于传染威胁下的易感病畜的抗力: (1)改善饲养管理,适当使役,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用菌苗或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或用药物进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