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TMR网 门户 奶牛保健 寄生虫病 查看内容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0-7-29 01: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10| 评论: 0

摘要: 目前,奶牛养殖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附红细胞体病已严重危害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成年牛较易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垂直传播(母传子)、间接传播(蚊虫叮咬),并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将奶 ...
        目前,奶牛养殖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附红细胞体病已严重危害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成年牛较易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垂直传播(母传子)、间接传播(蚊虫叮咬),并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将奶牛体内的附红细胞体完全清除,所以此病较易反复,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体温正常,采食正常,产奶量突然下降,有少量浆液性鼻液从鼻孔中呈细线状流下。

  发病中期:体温39.5℃~41℃,采食量较少,反刍次数减少,咀嚼无力,有大量浆液性鼻液从鼻孔中流出,排水样稀粪。

  发病晚期:体温正常,食欲废绝,停止,瘤胃蠕动音微弱,排少量软粪,含水较多,并杂有黏液和黏膜组织,乳房表皮及外生殖器皮肤呈黄疸色,静脉采血,血液稀薄如水。

  实验室镜检(瑞氏染色法) 发病初期:红细胞被感染率达到80%以上,每个红细胞上有4个~6个附红细胞体,红细胞破损轻微。

  发病中期:红细胞被感染率达到100%,每个红细胞上有6个以上附红细胞体,红细胞破损明显加重。

  发病晚期:红细胞被感染率达到100%,破损严重,在显微镜下呈锯齿状。

  综合防治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播媒介。夏季在畜舍内定期喷洒药物,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散养户可在牛舍外罩上防蚊网。

  防重于治。定期采血化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红细胞的被感染率控制在40%以下。对于有发病史的奶牛,可在配种前或产犊前饲喂抗附红细胞体药物,也可以每年春季静脉注射抗附红细胞体药物。

  发病后的治疗 症状轻微能自由采食的,可以饲喂抗附红细胞体药物,如第二代血虫杀(河北瑞高药业生产)、强力焦虫片(成都乾坤药业生产)等药物,此时奶牛多在产奶期或临产前,考虑到经济效益及安全性,一般采用口服给药,也可以肌肉注射咪唑苯脲等对奶牛影响较小的药物。病情严重的,必须静脉注射药物,此时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弱,全身其他多个器官功能减弱,必须采取补液、强心、消炎、健胃、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治疗措施,同时,增加抗附红细胞体药物,如链弓双克(成都坤宏药业生产)、黄色素等。对于长时间未采食,尤其是产犊在第三胎以后的奶牛,应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防止奶牛瘫痪。此外,奶牛发病在临产前240天~280天,应谨慎用药,最好坚持在产犊后治疗,此段时间易引起犊牛的死亡。如果奶牛产犊后发病,在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奶牛乳房及子宫是否有炎症,在炎热的夏季应特别注意。

稿件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锦州市动检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布病疫苗 简介
牛专用布鲁氏杆菌(A19)号菌苗1、分离布鲁氏杆菌,接种反应小。
2、保护期长达6—8年。
3、低剂量皮下注射只需10亿活菌。
4、40余年的生产经验,农业部定点厂正式批准产品。 [详细]
德铭斯基 ( draminski )

TMR Inc. ( 京ICP备11012643号 )

GMT+8, 2023-5-28 13:44 , Processed in 0.0319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