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犊牛的最适营养 (加)Marry Beth de Ondarza 著 王永康 译 犊牛管理者需要在犊牛出生后尽早提供免疫球蛋白和营养支持,不但为了保证犊牛存活,也是为了生长。 合理的管理目标应该是犊牛舍仅有低于5%的死亡率,大多数犊牛在出生后两周体重有所减轻,然而在8周龄时,犊牛至少应该有 出生前犊牛的营养 干奶期母牛的营养将影响犊牛。在泌乳后期和干奶早期就需注意饲粮的能量数量。 避免过肥。较肥的母牛(>3.75体况评分)有可能导致犊牛的死亡问题。但在另一方面,饲喂不足的干奶母牛会优先将营养分配给他们体内的生长犊牛,这也可能造成产犊问题,特别在初产小母牛,使体型过小的母牛产生正常大小的犊牛。 硒通过母牛的胎盘进入犊牛。补充干奶母牛适量的硒(0.3ppm或3mg/kg)。硒缺乏可引起早产、出生时的弱犊和死犊。硒需要用于预防白肌病。有时候这一疾病的症候在显示有关僵硬的犊牛中较为明显。该病也可能导致死亡,但硒缺乏的通常症候可能仅仅是一般的衰弱。 干奶母牛的营养也影响初乳的质量。初乳的维生素E低,除非在干奶期给母牛补充维生素E。推荐在干奶期每日补充1000-1500IU的维生素E。 初乳中没有适量的维生素E,犊牛的免疫系统就受到损害,而且犊牛可能显示白肌病的症候。同时,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干奶母牛没有得到足够的蛋白质,犊牛就不能从它们的初乳中吸收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推荐在干奶前期的母牛饲粮中应该有12-13%的蛋白质(含30-35%的过瘤胃蛋白)。在产犊前最后三周饲喂的饲粮中应有14-15%的蛋白质(含35-40%的过瘤胃蛋白)。最后,母牛在干奶期应接种埃希氏大肠杆菌、轮状和冠状病毒以及梭菌肠毒血症的疫苗。这将提高犊牛在出生后几周预防下痢的免疫力。 犊牛出生 初奶是母牛产犊后最早的奶,也就是第一天的奶。在产犊后第二天和第三天所产的奶称为过渡奶。初奶是犊牛抗感染需要的免疫球蛋白(也称为IG或抗体)的主要来源。初奶含有较高水平的脂肪、固体、蛋白质和维生素。这些都是犊牛在生命开始后立即需要的良好营养。 犊牛出生后,在他们的系统中几乎没有免疫球蛋白,因而必须从初奶中获得。犊牛肠道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在出生时高,但随后迅速下降,约在出生后24小时几乎没有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要赶在犊牛肠道不能吸收之前使犊牛获得足够的IG,同时也存在赶在细菌进入之前使犊牛得到IG的一种竞赛。 这些细菌主要来自粪便,所以产犊前后的环境洁净是绝对重要的。就洁净来说,推荐犊牛出生后尽可能早地从母牛身边移走(不超过1小时),同时尽可能早地用碘液(7%碘酊)浸浴脐带。 在一个USDA的近期研究,从28个州的商业性奶牛场2177头1日龄至2日龄母犊牛采取血样,发现40%的犊牛没有达到推荐的1000mg/dl的IgG的水平和25%的犊牛在620mg/dl以下,这极大地增加了疾病地风险。至8周龄,在1-2月龄有1000mg/dl IgG水平地犊牛有96%仍然存活,低于1000mg/dl地犊牛,至8周龄存活地低于92%。 初奶质量可能变化。田纳西大学用娟姗母牛的研究表明,初奶的IgG含量可以在28-115g/l的范围。这一差异大得足以影响犊牛的免疫力。 经产母牛比初产小母牛通常生产较高质量的初乳,因为它们在较长的生命期间内经历较多的疾病,而且IG的转移机制也可能更为成熟。 母牛也可能产生农场内特异的免疫球蛋白,使在农场产生的初奶对犊牛抵抗农场本身特殊的病原微生物更有效。缩短干奶期可能降低初奶中Ig的数量。如果母牛生产大容量的初乳,Ig也被稀释。因此有“18磅规则”的说法。如果母牛生产的初乳多于18磅(8.2kg),最好不要用于新生的犊牛。 最后须记住,如果母牛在产犊前因某种原因已挤奶或者漏奶较多。他们的初奶似乎仅有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 表1 奶牛胃室的相对大小(全部的%) |
GMT+8, 2023-6-11 08:23 , Processed in 0.0275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