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穿孔型真胃溃疡伴低血钾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研究 张华1 石冬梅1 黄克和2 向瑞平1 张春辉1 (1.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药系,郑州,450011; 2.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2005年12月我们接诊了一例患病奶牛,患牛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真胃触诊疼痛,粪便干黑,有潜血,同时心搏动异常,心音传导性增强且四肢肌无力,根据尸体剖检我们综合判断患牛为穿孔型真胃溃疡并发低血钾综合征。治疗体会:病初,以改善胃肠功能为主;中期对症治疗,以口服、静注补钾为主;后期患牛全身症状明显,以抗菌消炎为主。 关键词:奶牛;真胃溃疡;低血钾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的高度集约化,大量饲喂精料、青贮饲料、舍饲及运动减少,致使奶牛真胃溃疡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临床上真胃溃疡的发病常在泌乳后4-6周[1,2],此阶段也是真胃变位和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高峰期,因此该阶段真胃溃疡的发生往往不易被察觉或误诊,最终转化为真胃穿孔并继发腹膜炎而导致死亡,成为奶牛养殖的一大隐患。本人曾在校兽医院接诊一例患病奶牛,由真胃溃疡转化为真胃穿孔并发低血钾综合征,通过治疗虽然病牛的血钾回升,却终因真胃溃疡严重至穿孔而死亡。现将该病诊治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以期对广大奶牛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1. 病史 2005年12月12号,我校医院入诊一例患病奶牛,主诉刚从外地购进一个星期,体格、形态优良,属高产优质品种,但精神、食欲一直不好;12月10号开始不吃,11号下午产下一牛犊,之后不吃不喝,全身肌肉震颤,产时产力不足,曾注射缩宫素两盒,送我院前输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青霉素。 2. 症状表现 2.1 临床症状:患牛体温39.5℃,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眼窝凹陷,体质虚弱,瘤胃蠕动微弱,偶见反刍,早晚可见磨牙,泌乳量减少;排粪少而粘稠并呈黑色,努责严重,有时有红色恶露排出,尿少且有腥臭味;腹壁紧张收缩,触诊有顾腹、不安症状;次日投磁笼未发现金属异物;叩诊左侧十一、十二肋间,有钢管音出现,但未穿刺到真胃液;心律不齐,心音传导性强,随着病程延长,心音逐渐模糊,有时出现第三心音;住院第三天傍晚突然卧地不起,排粪、排尿停止,并伴有呼吸急促、体温增高症状,持续补充钙制剂效果不明显,人工驱赶或辅助均不能使其站立。血清化学各项指标检测发现,血清钾含量显著降低,随后持续补钾并输液治疗直至奶牛可以站立,但患畜精神始终沉郁,食欲不好,排粪少且色黑;尿液有异味,各项指标检测显示,尿蛋白、酮体、潜血均呈阳性;住院第12天,奶牛再次卧地不起,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废绝,次日清晨死亡。 2.2 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量显著下降;血钾、血钙含量明显低于常值。 2.3 尿液检查:检查患牛尿酮体含量,结果显示为“+ +”,尿液及乳汁有轻微酮味;尿潜血检查结果为“﹢﹢﹢”,尿蛋白检查结果为“﹢”。与入院时相比,尿中钾、钙含量明显增高。 2.4粪便潜血检查:采用联苯胺蓝、过氧化氢法检查粪便潜血为“﹢﹢﹢”。 2.5 剖检:对尸体进行剖检发现,腹膜粗糙,表面附有大量纤维素,瘤胃、网胃、瓣胃并无 异常,而真胃在胃大弯部有一穿孔,剖开真胃,有大量液体、草屑、血丝,并恶臭,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真胃底粘膜及胃壁有散在的、大小及数量不等、形态及位置不一的溃烂斑点,有些溃疡已侵蚀到粘膜下深层组织。 3.诊断 根据患牛剖检症状,及临床真胃触诊疼痛,磨牙明显,粪便干黑,有潜血,综合判断患牛真胃溃疡转化为真胃穿孔;同时根据心搏动异常,心音传导性增强且四肢肌无力,诊断该患牛并发低血钾症,并伴有轻微的酮病。 4.治疗 病初,以改善胃肠功能为主,分别使用泻剂及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处方1:复方氯化钠,1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安钠咖;处方2:5%葡萄糖生理盐水,10%葡萄糖酸钙,安钠咖,维生素C,乌洛托品,处方3:双龙胃宝;处方4:石蜡油,人工盐; 中期低血钾症状明显,以口服、静注补钾为主,处方1:50%葡萄糖,复方氯化钠,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B12,10%葡萄糖酸钙;处方2:5%碳酸氢钠;处方3:速尿;处方4:氯化钾;处方5:双龙胃宝,吗叮啉, 后期患牛全身症状明显,以抗菌消炎为主,处方1:环丙沙星,5%葡萄糖盐水,40%乌洛托品,复方氯化钠;处方2:氨基比林,西米替叮,5%葡萄糖盐水;处方3:10%葡萄糖,复方氯化钠,ATP,维生素B1,维生素C,肝泰乐;处方4:氯化钾;处方5:5%碳酸氢钠;处方6:双龙胃宝,多酶片,酵母。 病程始终采用补液疗法,并使用利尿剂,中后期附以中药益气健胃汤加减。 5. 小结 5.1真胃溃疡是犊牛、公牛、青年母牛及各个阶段的泌乳和妊娠奶牛常发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奶牛的集约化饲养和饲喂精料及青贮饲料等高酸性日粮有关,长途运输或其它应激也常促使刚产犊的奶牛发生真胃溃疡;另外长期的真胃变位也可导致真胃溃疡的发生。临床真胃溃疡分为出血型和穿孔型两种类型[2,3],出血型真胃溃疡,临床以慢性腹痛、磨牙、粪便潜血为特征,而穿孔型真胃溃疡,全身症状表现明显,患畜不愿走动,食欲废绝,穿孔漏出液常感染继发腹膜炎,广泛性腹痛,卧地不起,病程短常在4-6小时内死亡。对于单纯的出血型真胃溃疡,早期如能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往往可治愈,而对于穿孔型真胃溃疡则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药物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若延误治疗时机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则往往预后不良,因此临床对于真胃溃疡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4,5]。本病例,患牛在病初主要表现为出血型真胃溃疡,后期因病程恶化演变为真胃穿孔并发低血钾症而致死,这在临床上还未见报道。 5.2 本病治疗,前期我们采取以促进胃肠功能、强心补液、增强体质为主,取得较好的效果,患畜一度恢复采食及反刍行为;在患畜卧地不起之后,我们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机体低血钾口服、静注补钾,同样取得了好的效果,使患畜重新站立;之后由于机体全身症状表现明显,伴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临床治疗则侧重抗菌消炎。整个治疗过程,强心补液、改善胃肠的方针贯穿始终,并伴以中药调理,曾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该患畜病程较久,早期的真胃溃疡已经发展为穿孔,临床仅仅采用药物治疗最终不能 治愈彻底,导致患畜死亡。本例患牛为高产奶牛,此阶段正是真胃变位及酮病的高发期,而患牛真胃溃疡的初期临床症状与之有相似之处,如左侧叩诊有钢管音,尿酮含量呈阳性,诊断时容易引起误诊;而后期继发的腹膜炎又常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相似,因此及早发现并减少误诊对争取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5.3 病程过程中,患畜或表现为久卧不愿站立,或表现为四肢不能站立,我们认为有两种可能原因,一是真胃溃疡引发的腹痛致使奶牛不愿站立,二是低血钾症引发的四肢肌无力,患畜表现为躺卧且四肢呈划水样,而引发低血钾的原因,我们猜测跟病畜治疗期间使用大量利尿剂致机体钾大量流失有关。 参考文献 [1 ] 王维恩.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真胃溃疡[J].畜牧与兽医, 2004年.36(8):43. [2 ] 威廉.C.雷布汉著,赵德明,沈建忠主译. 奶牛疾病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80-186. [3 ] 周静华.奶牛真胃溃疡引起死亡1例[J].畜牧与兽医, 2003年.35(10):46. [4] 庞和彪. 奶牛皱胃溃疡的诊断[J]. 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 40(3): 53. [5] 贺普霄.牛皱胃溃疡的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00,(6). One Cure on Milch cow with Abomasal Ulcers and Hypokalemia Zhanghua1, Shi dongmei1, Huang kehe2, Xiang ruiping1, Zhang chunhui1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Zhengzhou,450011;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Abstract:We had received a milch cow on December 12, 2005, which behaved high temperature, hyponoia, blood in dejecta, arrhythmia and myasthenia of limb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 of body, we diagnosed this milch cow of Abomasal Ulcers as well as Hypokalemia. During the whole therapy, we partly adopted the principle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stomach, heteropathy and use antibacterial drugs. It took effect for a time, in spite of the death finally. Keywods:milch cow, Abomasal Ulcers, Hypokalemia 作者简介: 张华(女,汉族,1979.11出生),河南开封人,就职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药系,现任助教,200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从事兽医临床疾病防治教学和实践工作。 E-mail: |
GMT+8, 2023-10-4 14:02 , Processed in 0.0240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