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宫脱出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后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导致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对一例奶牛子宫脱出采取了手术整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和生殖能力也得到了恢复。 子宫脱出,是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怀孕母牛由于衰老、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等因素,可造成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因而发生该病。奶牛子宫脱出的主要症状是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可下垂至跗关节上方,表面有鲜红色或紫红色核桃大小的母体胎盘。近几年来,由于奶牛业的大力发展,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危害也日趋严重,现将山东潍坊地区发生的一起奶牛子宫脱出的诊治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6年8月16日,山东潍坊地区某养殖户饲养的1头9岁母牛,第7胎产犊,顺产,但由于胎儿过大,胎水过多,母牛努责过强,一侧的子宫完全脱出。经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病牛很快恢复了健康。 2 临床症状 奶牛顺产后约3 h左右,有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子宫)垂突于阴门之外,子宫角、子宫体及子宫颈部外翻于阴门外,且可下垂到跗关节。脱出的子宫黏膜上附着有部分胎衣。由于脱出的时间稍长,子宫黏膜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紫红色,子宫略有水肿增厚。发病后,经畜主及时处理,脱出的子宫无粪土污染。此时,病畜表现精神倦怠,频频努责,时欲卧地。 3 治疗措施 采用手术整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3.1 术前准备及病牛的麻醉 使病牛站立,采用前低后高位保定。之后,立即用1 g/L温热的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清洗脱出的子宫、阴门部及周围的污物,同时用手小心剥离残留的胎衣及坏死组织,再用30 g/L温热的明矾水冲洗,使肿大的子宫有所收缩,以便于进行子宫的整复及还纳。在此操作过程中,注意别误将子宫肉阜摘除;同时,若遇到大伤口,应加以缝合,并涂上碘甘油。准备工作就绪,对病牛实施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30 mL后海穴麻醉。 3.2 子宫整复 还纳子宫时,由子宫基部开始,从两侧进行压挤并推送靠近阴门的子宫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推还,直到脱出的子宫全被送回体腔内。上述整复过程,必须是在牛不努责时进行,当牛努责时,要把已经送回的部分及时压住,并停止整复,以免其退回来。待子宫全部被还纳后,将手臂尽量伸入子宫,使子宫角恢复到正常位置,并停留片刻,防止子宫套叠及努责时再脱出。该病牛于子宫整复后1 min左右排出积尿,表明尿道也恢复正常。 向子宫内注入38 ℃~40 ℃含土霉素500万单位的生理盐水2 000 mL~2 500 mL,冲洗阴道和子宫;并注射缩宫素50 IU,促进子宫收缩。 用消毒过的粗缝合线将阴门的上2/3作双内翻缝合固定,然后用2%的碘酒冲洗缝合后的阴门。 3.3 术后护理 为促进子宫康复,增加营养,改善血液循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1 500 mL、50 g/L葡萄糖1 000 mL、50 g/L碳酸氢钠250 mL、维生素C 30 mL。为防止感染,肌肉注射青霉素800万单位、链霉素40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7 d。同时要加强病牛的营养,调整饲养管理方式,并适当运动。为加快子宫康复,增加营养,可灌服补中益气汤,效果明显。 4 预防 4.1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合饲料,供给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因子,增强牛体抵抗力。母畜妊娠后期要适当运动,要有充足的光照,防止过度劳役。 4.2 搞好防疫、检疫、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4.3 提倡自然分娩,规范接产。人工助产时必须严格消毒,杜绝野蛮操作,动作粗鲁,以免造成子宫脱出或撕裂。 5 体会 5.1 由于怀孕母牛衰老,营养不良及运动不足等,在分娩时易发生子宫脱出。子宫脱出后,要保持脱出部分清洁卫生,防止泥土粪草等污染或损伤,并及早进行整复,拖延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 5.2 保定要确实,防止由于疼痛不安而造成子宫破裂,整复子宫时要先剥离胎衣、洗清污物后再整复子宫。 5.3 重视产后母牛护理,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减轻腹压,若术后服用中药方剂,能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
GMT+8, 2023-12-4 10:23 , Processed in 0.0181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