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乳业为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一个中国人每天喝上一斤奶”的梦想成为现实,需要增加乳牛数量及乳品质量。虽然乳业近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乳牛群威胁较大的乳腺炎不容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接受的。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乳牛乳腺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净化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乳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乳类的需求。 关键词:乳牛;乳腺炎;防治 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有益于健康的食品,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 2007 年全国乳牛存栏 1300 多万头,乳类总产量为 3650 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人均乳 27 公斤,是亚洲平均水平的 1/2 ,世界的 1/4 。 2007 年,河南省乳牛存栏 61 万头,乳类总产量 215 万吨,人均乳 21.7 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温家宝总理透露自己的一个梦想—让每个中国人每天喝上一斤乳。随着城乡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目前乳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006 年我国进口乳制品 34.8 万吨,其中乳粉进口 13.6 万吨,以解燃眉之急。在发展乳业中重视增加乳类数量的同时应对乳牛乳腺炎的发生,乳腺炎影响和减少了现有乳牛的品质和产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河南хх市调查统计 2004 - 2007 年乳牛存栏发生乳腺炎分别占 45.8 %、 43.9 %、 46.3 %。造成损失达 200 万元。хх市хх乳牛养殖小区调查,乳牛 2438 头, 2006 年发生乳腺炎 1208 头次,占 49.4 %,乳牛乳腺炎对乳业危害巨大,影响乳业发展,应采取果断措施,使乳业健康、持续发展。 1 、乳腺炎的危害 乳腺炎是乳腺伴有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一种炎症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牛乳腺炎是乳牛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国的乳牛群。乳腺炎不仅降低产乳量,而且影响乳汁品质,特别是隐性乳腺炎,约占泌乳牛的 20 - 70% 。乳牛乳腺炎分为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型乳腺炎。临床乳腺炎为乳腺间质、实质或间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和乳腺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腺组织不同程度地呈现肿胀、温热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腺炎。据统计,临床型乳腺炎占乳牛总发病率的 21 - 23 %,因临床型乳腺炎而淘汰的乳牛占总淘汰率的 9 %- 10 %。隐性型乳腺炎为无临床症状表现的一种乳腺炎。其特征是乳腺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据报道,美国、日本头阳性率达 50 %;乳区阳性率 20 %- 30 %。我国兰州乳区阳性率为 27 %(冬季),浙江为 36 - 55 %;上海为 35.8% - 51.2 %;北京头阳性率为 62.7 %,乳区阳性率为 31 %。由于患牛乳腺和乳汁无明显的肉眼可见变化,所以很难被发现,以致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2 、发病原因 2.1 乳腺炎是乳房内乳腺组织受到的损伤产生的一种积极性反应,其损伤的原因有侵入乳房内病原微生物,物理性刺激和化学物质等。但绝大多数乳腺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有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多达 80 多种,较常见的有 33 种。病原微生物通过外伤、昆虫、挤乳工的手、洗乳腺的毛巾、挤乳机和肠炎感染。病原菌以链球菌、大肠杆菌、大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偶尔真菌、病毒引起感染。 2.2 乳牛场卫生环境差,牛舍不清洁,不消毒,运动场内粪便不清扫,褥草不勤换,排水不良,污水积聚,运动场泥泞,病牛乳挤在牛床不冲洗,不消毒。 2.3 饲养管理不当,挤乳时不严格按挤乳操作规程,过度挤压乳头、碰撞、摩擦、刺伤。突换挤乳员,机器挤乳操作不当等。 2.4 乳牛抵抗力下降时,乳中免疫蛋白也降低,乳腺易感增强。 2.5 气温升高可使发病率增高。 2.6 泌乳期饲养精料过多,乳腺分泌过强。 3 、症状 3.1 临床型乳腺炎分为 4 种 3.1.1 最急性 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多发生于 1 个乳区,乳区乳腺明显肿大,坚硬如石,疼痛明显,乳区产乳量剧减,甚至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3.1.2 急性 病情较最急性缓和,乳腺肿大,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质地变硬,可摸到乳腺内有硬块,乳汁呈灰白色,内混有大小不等的絮状物。 3.1.3 亚急性 患区红、肿、热、痛不明显,眼观乳汁稍稀薄,呈灰白色,常于最初几把乳内含絮状物或乳凝块。 3.1.4 慢性 由急转变而来,反复发生,病程长,产乳量下降,药物反应差,疗效低。前几把乳有块状物。乳腺大小不等硬结。 3.2 隐性乳腺炎不显临床症状,乳腺和乳汁眼观无异常,仅在触摸乳腺偶尔发现程度不等的硬块,乳产量稍下降,品质变差。 4 、乳腺炎的治疗 4.1 建立稳定、训练有素的熟练的挤乳员队伍。挤乳姿势要正确,捋乳力量要均匀,并尽量挤尽乳腺中的乳汁。 4.2 挤乳前,各乳区先用温水洗净,然后用温水热敷按摩,使其下乳充盈。 4.3 定期消毒。保持牛舍、牛床清洁,挤乳员两手、洗乳巾、挤乳机都必须清洁,防止病毒感染。挤完乳,坚持乳头药浴。 4.4 正确进行干乳、干乳期注入抗菌物,发现异常时,立即进行检查处理。 4.5 发现乳腺炎,立即治疗。 4.7 乳腺炎的预防只能采取综合措施,而综合措施必须常年坚持,日日进行。 5 、预防措施 对乳腺炎必须先摸清发病因素,结合奶牛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注意干乳期卫生和防治,乳腺炎发病率会降低 20 - 80 %。从乳牛群中按时检出隐性型患区,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1 乳腺内灌注抗生素。可根据当地流行病菌选择最佳药物。临床上选择青霉素或链霉素加入生理盐水 80 - 100 毫升,一次乳头灌注,应在每次挤尽乳汁后进行,连续 1 - 3 日。 5.2 按摩乳腺。每隔 2 - 3 小时挤乳 1 次。夜间挤乳时按摩乳腺 15 - 20 分钟。 5.3 冷敷、热敷。炎症在初期冷敷, 2 - 3 天后热敷,同时涂擦樟脑酊或软膏,促进吸收消炎。 5.4 全身疗法。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给予强心、补液、解毒等治疗,临床根据情况加减或中西药结合治疗。由蒲公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当归、丹参中药组成、口服。 5.5 有选择的进行生殖股神经封闭、乳腺全部封闭、会阴神经封闭等治疗。 5.6 目前国内外对隐性乳腺炎都不用抗菌素治疗,而是提倡综合预防,降低其阳性率。内服左旋咪唑,或内服云苔子,补充维生素 E 和硒,增强机体预防能力。 6 、净化措施 6.1 定期监测。每年进行两次全面监测,发现阳性病牛进行治疗康复。 6.2 淘汰处理治疗无效、反复发病的牛,患传染病的牛。 |
GMT+8, 2023-9-24 03:55 , Processed in 0.0280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